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北市议会支持里政改革 但须有完整配套措施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2月2日讯】台北市今年推动里政改革,锁定在补助里、邻长经费调整,以及邻长资格必须是大厦管理委员会的委员,却引发里长反弹。市议会各党团质疑将改革放在里长领多少钱上,已将里长污名化,市府有责任说清楚;不过仍积极支持里政改革,让社区发展更有效率,但其前提必须提出完整配套措施。

据中央社2月1日报导,台北市里长改选后,市府今年一月七日在市政会议即通过“里办公室支用邻长交通补助费及里邻活动补助费管理要点”;这是市府继去年推动邻里界重划,又称里长延选案后的第二波里政改革行动。

市府预计邻数将因邻界调整减少五百四十一邻,加上移拨邻长补助费新台币一千元到里办公室使用,以及先前取消里长三节奖金,将使得各里公共建设经费一年增加二十五万元;统计市府里邻预算直接用于公共事务的比例将由现行的二成二提高为三成八,资源分配更具公共效益。

其次,关于邻长遴聘资格也修正为必须是公寓大厦管理委员会委员、热心邻里基层的志义工,或足以胜任邻长的成年居民。未来市府也发文到各公寓大厦管理委员会询问委员们的意愿如何。

去年第一波里邻重划案的推动,又被称为里长延选案,在北市里长以国民党籍为主体的情况下,市议会泛蓝席次过半,随后进行议员改选,虽然里邻重划案引发泛绿阵营质疑,但终究顺利完成。

今年初实施第二波里政改革,市府强调是为了改正“里邻资源配置失当、经费运用不透明,以及里民参与管道不够”三大问题;未料却引发里长们在领取当选证书的就职会议上缺席抗议,或透过媒体或找市议员开记者会,批判市府此举根本就是要污名化里长。

议会国民党团书记长陈锦祥说,里长存在有其历史渊源,很多是赔钱在做,除了平常帮助里民排解纠纷,公共设施引发的问题,也必须找议员协助;这些市府都不谈,只谈里长领钱的事,已让里长被污名化了。民进党团议员周柏雅也说,有关里长方面,应朝向社区总体营造专业经理人的改革才是。

陈锦祥并举例,里长们还有两件贡献市政落实的苦劳,那就是推动前市府的“垃圾不落地”与当前市府推行的“垃圾费随袋征收”两项环保政策;市府不要以为政策公布就会落实,当初可是许多里长站在收垃圾的巷口向里民苦口婆心劝导而成的,没有里长,环保政策不可能落实。

质疑市府在里政改革过程中让里长被污名化的党团还有新党、亲民党与民进党团,各党团也强烈批判市府于法虽不必将办法送议会审议,但事关地方事务,所有事议员都是透过媒体报导才知道,市府完全不重视府会间沟通;更有党团干部说,市府似乎看不起议会,总以为市府素质比较高,恐怕会引起另一波执政危机。

亲民党团召集人黄珊珊与同党籍的副议长李新都说,他们支持里政改革,但这次改革重心并没有提出法制化的完整配套措施。他们与六度连任的国民党议员蒋乃辛的看法一致,建议市府应将里长的权责法制化明订清楚。周柏雅也说,能够明订清楚,也是办法之一。

议会各党团则强调,必须透过法制化厘清的问题包括:究竟里长是民选公职人员,或是官派的公职人员,这都事关里长的权责;事涉里长能否兼任其他职务?目前里长与具备公务员身份的里干事角色分工为何?以免里长想多做些事,身为公务员的里干事或许不认同,但里干事又主管所有里办公室资源的管理责任,使得里长推行事务需用里办公室资源时窒碍难行。

议员们并强调,包括里长要处理社区事务时,与区公所或民政局,甚至与各局处联系时,互动情形能否良好,往往要视里长与对方的私人关系好不好而定,已与法制化背道而驰,不利里政推行;呼吁市府要根本提出配套措施,不要将里政改革窄化成经费补助问题。至于邻长资格限制问题,则以国民党团的反弹最大,陈锦祥指出,改革提出前的沟通全无,提出资格变动后,最后又要里长决定人选,市府后续处理若不当,恐怕里长在黄历新年过后会有另一波抗议行动。其他党团则认为,里政改革长期看来,也可能走向乡镇市长改为官派的路,或被社区总体营造机制所取代,但其前提是里政改革过程不能污名化里长,必须法制化规范权责。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