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全台九成卫生局长对自己抗煞应变能力表示满意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6月3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徐毓莉台北三十日电)为了解全台湾卫生局长的身心健康以及因应SARS危机的应变处理能力,董氏基金会针对各县市卫生局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高达九成的卫生局长对于自己处理SARS应变能力表示满意。在身心健康方面,许多卫生局长认为,为了健康,“增加运动量”是当前生活最需要改变的部分。

根据董氏基金会今天公布的“各县市卫生局长健康体检与SARS防疫因应”调查报告指出,台中市、南投县、云林县、台南县的卫生局长对自己处理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症侯群)的应变能力都表示非常满意,而台北市、基隆市等十六个县市的卫生局长则认为满意,不过台北县卫生局长对自己处理SARS的能力表示不满意。

历经这次SARS风暴,受访的卫生局长一致认为“传染病防治”是未来卫生局必须加强的首项业务,其次为“保健服务”、“对民众的卫生教育”、“医护人员的卫生训练”。

在健康状况方面,有九位卫生局长的身体质量指数(BMI)超过二十四,属于体重过重,一位的身体质量指数高达二十七,属于肥胖。在受访的卫生局长中,有十一位认为,为了健康,现在生活最需要“增加运动量”,也有十位认为需要“睡眠充足”,另有三位局长则将“减重”视为健康生活的重要课题。

台中县卫生局长黄美娜表示,虽然卫生教育都建议民众多运动,不过身为卫生局长却反而有运动不足的现象,实在惭愧。桃园县卫生局长林雪蓉也笑说,其实不是卫生局长不愿意运动,而是工作时间太长,连睡眠都不足,哪有时间运动。

根据“台湾人忧郁症量表”评分发现,有十五位卫生局长属于“情绪稳定”,五位为“情绪起伏不定”。台大医院精神部医师吴佳璇认为,忧郁指数只是一种指示灯,提醒民众应该适时调节心理,如果只是短暂的情绪起伏,不需过度担忧。

当承受的压力过大时,有百分之四十五受访的卫生局长较常选择“找家人聊聊”来纾解压力,其次则是“找朋友聊聊”,或是透过“阅读”、“睡觉”纾压,却没有卫生局长选择“求助精神科医师、心理师或专业人员”。对此,吴佳璇表示,将事情说出来其实就具有纾压的效果,所以遇到压力时,只要是能够畅所欲言的对象都可以,并不一定要局限于向专业人员求助。

在SARS疫情期间多次冲锋陷阵的董氏基金会执行长叶金川今天也出席董氏基金会调查报告的记者会,对于媒体询问他在SARS疫情中肩负起许多困难任务,心理压力如何调适,叶金川指出,历练是对抗压力的要件之一,平常如果能锻炼出定力、体力,压力来袭时才能冷静以对。这份问卷调查时间从五月二十七日开始至六月二十日止,共发出二十五份问卷,有效样本二十二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