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后SARS系列报导─心灵篇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7日报导】后SARS时代 应整顿医院建立心理治疗团队(中央社记者杨淑闵台北七日电)进入后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时代,如何进行社会重建相当重要,台北市环保局长沈世宏呼吁民众应借此养成维护居家环境整洁的习惯;台北市议员李文英、潘怀宗、林奕华、蓝世聪等人则呼吁,卫生局应整顿市医团队,恢复医疗士气,并设立专业心理医师团队,重建受害者心灵。

后SARS时代要如何进行社会重建?沈世宏表示,环保局在疫情发生时,一直与国军一起进行户外社区环境消毒工作,并透过里政系统发送消毒水给民众,请民众自行清理居家环境,同时严格取缔乱吐槟榔汁与吐痰行为;因此,市民未来应继续维持大家在防疫期间所养成的卫生习惯,保持居家环境清洁。

SARS疫情期间,医界也传出有医师拒绝回医院报到、隐匿、延误通报或因SARS死亡等情形。蓝世聪认为,台北市立医疗团队的形象已受到损害,并由全体医疗人员一起担负,因此要如何重建市医团队士气,非常重要。他并认为,以新任卫生局局长张珩的背景,加上这次防疫经验,相信中央与地方将能建立一套标准化的沟通与合作模式,而中央与地方能良好沟通就是重整团队士气的第一步。

也是医界出身的蓝世聪与李文英都认为,市医必须与教学中心医院进行建教合作,这样一来,市医作业才能跟上教学中心的水准。李文英强调,医学别无它法,就是要按部就班,不断演练;例如台大与罗东博爱医院的建教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这方面,张珩已有构想。

兼任国立阳明大学药理所教授的潘怀宗则建议,应增加医学系的学生录取人数,让医界人才量化竞争,如此才能提供更优质的医疗品质。学生入学后,则应要求他们完成社区义工服务学分,养成会念书之外的社会责任观,并公开征选市医院长。

至于心理重建方面,林奕华、李文英、潘怀宗都认为心灵重建最困难。林奕华建议教育局、社会局、卫生局、文化局都要动起来,搭配台湾社会丰富的志工团体资源,透过宣导与教育,改变大家对疫情的看法,养成正确的观念,才能避免人与人之间因为恐慌所造成的伤害。

潘怀宗强调,教育部应修正大学通识课程,增加医学常识内容,让大家养成正确的医学常识;教育局也要增加高、中、小学生对医学的认识;文化局则应推动同理心的文化风气,以减少人与人之间因为恐慌所造成的伤害,不只是推动艺术文化。李文英表示,北市都会化程度较深,人际关系较疏离;因为SARS受创的心灵,需要比较专业的心理治疗;在国外,心理医师非常普遍,但在台湾却只有精神科医师或婚姻咨商、生命线等服务。市府推动的忧郁症门诊才刚起步,但后SARS时代的心灵重建,与忧郁症不一样,也不同于九二一大地震灾后心理重建,市府不能光靠市立疗养院,当务之急,应设立专业的心理医师团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