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二三之忆

有的防空洞开的比较浅,只能坐着,有的防空洞比较大,还有床可以躺。

谢文琪

标签:

【大纪元8月20日讯】金门,旧名“浯洲”或“仙洲”。“金门”之名始于明洪武二十年,命江夏侯周德兴筑城之外环于此,因其内捍漳厦,外制台澎,实具“固若金汤,雄镇海门”之势,因名曰:“金门”。

民国47年8月23日傍晚,当对岸的共军以奇袭的方式,分别由厦门等地区向金门列岛展开攻击,短短二个小时内,共军发射了五万七千余发的炮弹,毁屋千栋、死伤二百余人,遂时揭开了八二三炮战的序幕。

当年炮战开始后,金门只能用烽火连天来形容,一位现年七十几岁的翁老太太回忆,当时二十七、八岁的她住在盘山,炮火打来打去成了家常便饭,他们的乡里都躲在防空洞里面,农民种的蕃薯损失很多。一听到警报声,大家就赶紧跑到防空洞里面,有时一躲就是好几个小时,都没有东西可以吃,等到外面比较没有声音的时候,才跑出来煮稀饭或其他吃的,再急忙拿回防空洞里吃。

翁老太太说,她们家在炮战中一间古厝被打了个大洞,还好没有人在房屋里面,有时没有警报声,他们一听到远处有炮火声音,就快速冲进防空洞里面,有的防空洞开的比较浅,只能坐着,有的防空洞比较大,还有床可以躺。问翁老太太在防空洞里面时,心里都在想什么?翁老太太表示大家在洞里都很紧张,也都不敢讲话。

当时还有妇女队出操,她们也会被派去搬运子弹,帮忙做一些杂工,整个战役持续到隔年一月七日,共军先后发动十次空战、四次海战,共计四十四天的连续炮轰下,小小的金门列屿总共落下了四十七万余发炮弹,殉职官兵五百余人。当时的生活非常紧张害怕,大家的压力都很大,不过翁老太太说处在这个时机也没有办法,而翁老太太的媳妇表示,其实战争并没有就这样结束了,一直到民国六十几年,金门人还是过着单日打、双日休息,晚上打、白天休息的生活。




将时光拉回到现代,我们来到了位于金门中正公园内的八二三战史馆,馆内陈列了许多战役资料,分别以照片、图表、模型及遗物等等方式展出,将八二三炮战的始末完整记录下来。而馆外停靠着的是当年的两栖登陆运输战车,另一侧则展示了一五五公釐加农炮及F-86军刀机,让到来的游客仿佛回到了时光隧道,体验当年国军英勇奋战的情景。

为纪念八二三战役获得胜利十五周年,兵工建造了高15公尺的八二三战役胜利纪念碑,高耸的纪念碑所在地就是当年落弹量最多之处,让后人缅怀金门军民一心、精诚团结,最终取得胜利的骄傲与荣耀。

对于大多数的人而言,“八二三炮战”可能只是个历史名词,但是对于金门人来说,此次的战役就像是一场同舟共济的生死之役,这场令他们永生难忘的战役,让他们更珍惜现在和平的日子,也让所有的的人学习感恩与惜福。爱好和平的朋友们,安排一趟金门之旅吧!返回战地现场,并给予国军弟兄们更多的掌声与敬意。──转自台湾大纪元时报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823战役45周年 国民党办晚会塑造连宋爱台湾
遭遇水危机 2024卡尔加里牛仔节再谱传奇
日本作家谈文化差异 一个地名让台湾人笑翻
走访大溪木艺博物馆 探索歌后凤飞飞故事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