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垦丁完成全球首创海底生态遥控监测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2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郭芷瑄屏东县二十二日电)台湾国科会国家高速网路与计算中心与中央研究院及海洋生物博物馆携手合作,成功地在核三厂入水口海域内,架设三组海下遥控监视系统,全天二十四小时监录垦丁珊瑚礁生态实况。

这是继去年3月国科会国家高速网路与计算中心与林试所,在宜兰县福山植物园成功架设无线遥控监测摄影机,让全球生态学者能透过网路,即时观测园内动植物生长变化,监测洪水及土石流警讯后的另一次突破。

这些海下遥控监测的测试成功,不但是全球目前首先实际在野外自然海域架设的实例,也让台湾的生态观测格网 (Eco-Grid)计划,由陆地走入海域,成为领先国际的重要技术突破。

目前,澳洲海洋科学学院 (AIMS)主导的大堡礁国家公园的研究团队,已寻求合作机会,预计年底开始合作跟进;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 (UCSB)主导,于大溪地茉莉雅 (Moorea)岛的美国长期生态研究唯一珊瑚礁研究,已于8月正式成立,开始跟进。

这项计划已进行九个月,目前已获得初步成果,装设的三部机组可以同时观测三处不同型态珊瑚礁栖地的生态,研究单位将于明天召开记者会发表这项成果。

研究单位指出,核三厂入水口因有的防波堤可挡掉台风大浪的冲击,且二十四小时不停的冷却水带入充分的浮游动物,让在入水口内成长的珊瑚成为目前台湾成长最好的珊瑚礁生态系。

再者,许多稀有珍贵的珊瑚礁鱼类都在入水口的庇护下成长,充分发挥海洋保护区的成效。这项实况展示也具有推动台湾划设海洋保护区的教育宣导功能。

推动这项计划的成果,还包括了研究人员不必亲自下海,可以在实验室或在家中透过电脑网路系统监测海洋生态,也可以观察到一些过去因潜水人的干扰而观察不到的一些害羞鱼类,以及海洋生物的摄食、生殖、领域,或打斗等行为。

这项技术的突破是由中研院、国网中心、海生馆及台电四个单位共同合作的成果。

这项技术未来可应用在潜水较危险且较深的海域生态研究,如人工鱼礁等的效果调查、潜水旅游热门地区的海底调查、海洋保护区或海底军事区的监控以防止违法入侵等。

未来透过这项海底遥控的技术,甚至人人可在家中随时欣赏到珊瑚产卵的实况。台电正在兴建核三展示馆,到时可就近将垦丁海底珊瑚美景、鱼儿熙攘的实况在展示馆内利用大型电视墙即时转播,将成为目前国际上仅有的海底现场转播海洋生态的展示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