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印度商业司长: 台印应扩大交流不必局限软体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25日讯】(中央社记者黄兆平印度二十五日电)印度商工部商业司司长Umesh Kumar 表示,台湾与印度应扩大经贸交流与合作,通讯及资讯产业是双方立即可以合作的项目,且印度是全球第二大市场,更可做为台商进军欧洲或中东市场的跳板或转继站,台商不应为了投资大陆或印度,仍停留在激辩或讨论阶段,因为时间不等人。

今年九月曾经访台的Kumar 接受中央社采访时,畅谈台湾与印度之间的经贸发展情形及未来前景。

对台湾经贸及科技发展轨迹很熟悉的Umesh Kumar表示,台湾的资讯硬体发展与印度的软体工业确实存在 交流空间,但台、印合作除了现有的软体之外,应该进 一步扩大交流,找出有利双方的产业或投资,印度的制 造业有很多机会,成本可以降低。

他进一步解释,印度以资讯工业 IT 产能及软体输 出闻名全球,但印度制造业更具竞争力。印度已被全球 许多车厂选为汽车及零组件生产据点,南韩现代汽车印 度清奈 (Chennai) 厂专门生产供应全球所需的 Santro 车款,日本铃木汽车最近在印度设立第二座制造基地, 而最受印度人喜爱的国产 Indica 也将以 City Rover为名进军欧洲市场。

Umesh Kumar 说,在印度,任何产品在五年左右即 可回收或开始获利,不管是微波炉、洗衣机、手机等产 品都是如此,他举南韩三星及 LG 投资十亿美元在印度 生产消费电子产品为例,六、七年后即开始获利,市场 伴随机会。“太晚来,可能机会不再,若不来,也有别人会来。”他骄傲地说着。“台商不应该为了投资大陆或印度 ,还停留在激辩或讨论阶段,因为时间不等人。”

Kumar 强调,虽然台湾与中国拥有文化语言及距离 优势,但印度是民主国家,法治及会计制度较健全,内 需人口很大,是全球第二大市场,更可做为台商进军欧 洲或中东市场的跳板或转继站。他认为,“印度市场太大了,只要有好产品及好服 务,自然会成功;市场就在眼前,就等有心人来开发。 ”

Kumar 指出,台、印两国的通讯及资讯产业是立即 可以进行的合作范畴,印度目前是全球第六大手机市场 ,未来商机无穷,而台湾的通讯制造业项目很强。另外 ,印度的基础建设、汽车零组件、食品加工、化学及化 工业等,也都值得台商投资。

对于双边签定自由贸易协定 (FTA)事宜,Kumar 态度颇为保留,仅强调,只要有厂商设厂,有贸易、有投 资,双边经贸关系自然会增进及强化,自然会涉及 FTA,“现在还不是谈论签定贸易协定的时候。”

谈到除了促进暨保护投资协定之外,签定避免双重 课税协定问题,Kumar 说,依印度法规,厂商到台湾投资可以抵免印度的赋税,并不需要签协定,这是不用签 协定即可做的事。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