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学者:金控整并方向正确 但不宜提时间表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1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惠君台北十四日电)陈水扁总统日前提出两年内金控家数减半政策,台湾目前有14家金控,是否过多,需积极合并?辅仁大学贸金系暨金融所教授叶银华认为,金控整并是一个政策目标,但不宜提时间表和整并家数,应由市场机制决定。政治大学金融系教授沈中华也提到,整并方向是对的。

总统府经济顾问小组会议在10月20日通过第二阶段金融改革目标,包括官股金融机构减半及民国95年底前,金控家数减半。行政院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预计在两个月后提出金控整并方案,而这一星期也陆续听取麦肯锡顾问公司及高盛等对国内金控整并的看法。

由于陈总统提到要将官股金融机构减半,由银行员工会主导、国营四行局 (台银、土银、合库、中信局)成立的“反财团、爱台湾-催生本土金控大联盟”在11日召开记者会反驳,强调台湾金融业问题不在规模太小,而是金融纪律不彰。

银行员工会总干事韩仕贤指出,之前许多金控公司合并银行,像台新金控并大安银行、富邦金控合并台北银行及中信金控合并万通银行等例子看来,被并购的银行员工到最后都离职为多,像北银员工有3600人,现在只剩一半。

他认为,因为民营金控和公营金融机构企业文化差异大,是造成合并后员工流失的主因。因此,公营行库员工在被民营金控公司合并与民营化的两条路,在两害相衡,宁取其轻,也就是宁愿民营化并自组金控,至少在民营化政策下可以获得补偿及结算年资。再加上,他指出,就宏观面来讲,未来若是由家族金控主导金融业,对整个国家金融经济来说并不好。

韩仕贤举 921灾民贷款延缴本金本息例子来说,现在也只有公营行库可以配合政策,让灾民在原本满 5年后即需开始缴本金(息)情况下,还可以再次展延到明年初。因此,他们提出四行局自组本土金控构想。为此,银行员工会决定在18日(星期四)赴金管会提出他们具体意见。

叶银华认为,金控整并后可以降低人事管销等成本,这个方向是对的,但是要靠市场机制,而不是由上而下。国外大型金融机构绩效较好,“那是因为他们先坐强,再坐大!”但台湾以为规模大就是好,因为现在外资研究台湾金控公司ROE(股东权益报酬)、ROA(资产报酬)和EPS(每股盈余)是与规模(size)成正比,以为大就是好,所以“在台湾,是想先坐大、再坐强。”

他认为,这些是没有经过风险调整后评估出来,如果在加入风险因素后,规模大的公司作业风险同样较大,不见得规模大之后绩效一定好,他举玉山金控为例,虽规模小但绩效好。叶银华指出,总统宣示金控合并目标是对的,但金控公司应该要先坐强后,再坐大,具体提出时间表和家数是不适当。对于金控整并,现在应该以“消极”等待。

沈中华提到,在欧美国家,甚至是香港或新加坡,当地前三大的金融机构市占率约在70%到80%。台湾目前拥有14家金控公司,旗下的银行市占率都未超过 10%。他也肯定金控合并方向。

不过,他指出,没有所谓台湾适合几家金控公司,“应由市场机制决定!”,“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不是只有大型金控公司才能生存,其他区域型的金融机构也可以生存,比如说社区型的金融机构以服务社区民众为主,有它适合发展的业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