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愤世嫉俗“爆”不平 他,走错路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27日讯】自由时报记者张文川、刘庆侯╱新闻幕后

何以杀鸡取卵之徒,成为街头恐怖分子?聪明、自负、双重性格、不满时局,绝大多数与杨儒门面对面交锋的警官、警探,都对他有如此观感。

杨开口闭口都是他自诩的“杨氏三达德”:“不要进口稻米、政府照顾人民、照顾弱势族群”,不愿在警方引领下深探自己的内心最深处,至移送为止,警方对其内心想法仍然无法摸透。

“他认为他可以改变社会,但事实上,他却爱上了这个‘炸弹’游戏而不可自拔”;专案人员下了这个结论。

据接近他的警探指出,杨儒门先人世代务农,由于祖传的田地经营不善无法保住,父亲只好远离彰化伤心地,迁至基隆,转行鬻鸡营生;杨儒门看在眼里,一门三兄弟如今都与鸡为伴,产业升级、WTO、资讯时代、在这位杨家鸡农眼里,竟是扎眼的尖东西。

此后,杨儒门言谈之间透露着对时局的不满,难以排解下,他莫名兴起想要只手改变现况的念头,偏偏不巧的是,他的专长,除了杀鸡、取卵外,就只剩下在陆军两栖侦搜营当兵时所受的专业爆破训练。

于是乎,一次的得逞,增加了他的信心,再次的得手,壮大了他的胆子,终至于一发不可收拾,炸弹愈来愈具爆炸威力,也愈来愈靠近人群和政府机关。

多位专案官警不约而同地指出,杨的极端双重人格自此分出;他们观察到杨的思考逻辑,兼合热情阳光与冷血暴力的个性于一身,喜爱接触大自然,兴趣是潜水、垂钓、踏青,急公好义、认养贫童;然而,回想起炸弹制作过程时,眼神又会发亮,每个炸弹都是他亲手炮制的精品,事后都会反复看电视新闻,并收集平面媒体相关报导。

一位警探说,杨儒门很聪明,明知所有事证、物证对他不利,趁最后阶段警方好言相劝的时机,顺水推舟为自己找到下台阶,以“警察态度不错”的理由乖乖认罪,无异是吃了警察的豆腐。

倒是警方侦讯中数次对他弟弟“大小声”,来段“黑白脸警探”的老戏码,杨儒门牙一咬,就不肯再讲案情,看得出来兄弟之间相当情深,但怪异的却又是他弟弟出面检举他。

杨儒门以高工肄业之身,让无数警界菁英疲于奔命一年有余,即使已身在侦讯室面对诸多从大风大浪中走过来的资深刑警,依旧冷眼以对;检警强势怒目相向,杨仍旧一副“你奈我何”的模样报以微笑。

犯罪无分优劣,杨儒门自以为是的老气横秋,确实是古往今来许多反派人物的共同特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