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学者:加拿大宪改重点在是否符合民众利益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文宗台北6日电﹞淡江大学公共行政学系助理教授刘淑惠指出,宪政是有机体,会调适成长,加拿大在一九八二年后,多数宪改幅度虽不大,但次数频繁,却也未造成加拿大政体不稳定,显见宪法虽是国家根本大法,宪改与否的重点仍在是否符合民众利益。

刘淑惠今天出席国家展望文教基金会主办“了解当代加拿大政治学术研讨会”指出,加拿大虽迟至一九八二年在政治上才完全独立,但早被视为国际社会享有尊严的成员,并为人类社会作出贡献,关键原因在英国的开明态度和作风;相较于台湾,实质上是主权独立国家,却一直无法为国际社会接纳,中国的打压排挤是最大因素,台湾受不平等对待,是国际社会的缺憾。

刘淑惠表示,综观加拿大宪政改造工程可知,宪政是有机体,会调适与成长,随环境与人类想法改变是很自然的事。

她表示,加拿大在一九八二年后,大多数宪改幅度虽不大,但就次数而言,是相当频繁,却也未造成加拿大政体不稳定,也不被认为轻率,显见宪法虽是国家根本大法,宪改与否的重点仍在是否符合民众利益。

她说,观察加拿大历年的宪政变迁轨迹,相当程度反映政治权力关系重组,包括凡涉及多方政治权力重新分配的政治提案,基本上不容易形成共识,几次宪政改革虽经多年努力,最后仍前功尽弃,一事无成,凸显宪改工程并非一蹴可几,唯有以更大的包容心、耐力、多方协商与沟通,才能建立共识。

刘淑惠说,加拿大从被殖民地位迈向独立过程,联邦政府屡次与各省讨论权力分配、基本人权、宪改程序、多元语言文化、保障原住民权利与地位等,有时很快可形成共识,有时经相当漫长努力仍毫无所获,但加拿大各界始终没放弃任何可寻求共识的机会,终能造就现在国际社会享有尊严的加拿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