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舍数百万年薪 下乡当老师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17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蔡彰盛╱竹市报导〕目前在新竹县新丰乡松林国小担任实习教师的邓永宝,“五年五班”的他在新竹师院师资班里算是“高龄层”,很少人知道,他是舍弃数台币百万年薪的高科技公司经理职位,顶着硕士学历从头报考师院,欢欢喜喜地要在人生的下半场做个小学老师。

谈起邓永宝的求学过程也非一路顺畅,他高雄工专毕业,退伍后为了家计,到桃园平镇工业区上班,在接触高科技产业期间,深深感到读书的重要,因此又半工半读念完台科大机械系,紧接着念完中央大学制造研究所,取得硕士学位。

八十三年开始投入高科技产业界,从一个专做半导体元件的精密公司基层工程师做起,因他有实务背景加上高学历,公司很快让他经历研发部门、生产线,半年后更因高层赏识,拔擢他到日本深造半年。

这半年对邓永宝的影响很大,不仅让他精通英、日语,更学到日本的管理与科技经验,最后他将新机器带回台湾设厂,在老板充分授权下,从工程师直接跳过部门主管,直升公司副理兼厂长,管起六百人规模的高科技新厂。

这时已经年薪逾百万台币的邓永宝,两年后又升经理,年薪再加码数百万元台币。换成别人,这时可能心中正盘算如何升副总,但邓永宝竟燃起离职的念头。

他说,经理、厂长这些头衔,让人压力很大,所谓“誉之所至、谤亦随之”,看见人事斗争,一堆新人觊觎他的位置,反观他为了公司劳心劳力,却换来偏头痛以及几乎没有假日的生活,整天被时间追着跑,他觉得累了。

他看见任职国小教师的妻子,每天的工作都是那么地有意义,让他感触良深,“原来作育英才可以这么快乐!”因此在妻子全力支持下,在他进入高科技界满十年之后,毅然选择急流勇退,考进新竹师院师资班,重为校园新鲜人,今年更变成国小实习教师。邓永宝年薪不到以前的五分之一,但每天开心地与小朋友一起学习,成就了他的梦想。

放下科技新贵的身份与硕士经理名衔,如今邓永宝只是个乡下国小的平凡小学老师,但现在的他,每天都快乐得想飞。

**妻子一句话 改变他一生**

自由时报记者蔡彰盛╱专访

从科技产业界高峰急流勇退,放弃高薪与科技新贵身份,甘心做个教育界菜鸟,这需要多大的勇气?

“妻子的一句话,改变了我的一生。”邓永宝说,当他做科技公司经理时,荷包满满,但心中常感空虚,更没有时间陪家人。

他说,与绝大部分科技人一样,他补偿家人的方式,就是到百货公司买高档货或玩具,想藉由满足家人的欲望,做为没空陪伴家人的补偿。但他的妻子对这些物质享受并不领情,更没有快乐的感觉。

他说,妻子曾直言:“孩子的成长过程没有爸爸参与,今后如何补偿?”几次沟通之后,他深深被妻子感动,“想想除了物质生活之外,还真是一无所有!”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让他动起过反璞归真念头,就是科技厂商前往中国设厂风潮;邓永宝认为,产业外移绝不会比根留台湾好,而且他如果被派到中国,届时就要与家人相隔两地,他不想走上这条路。

邓永宝说,太太适时告诉他,“作爸爸的不能只扮演经济提供的角色”,这些话让他毅然决定放弃现有的一切,重新从小学实习老师做起,他也期盼能奉献所学,教育好下一代,闲暇时也能多陪伴家人。

邓永宝虽然成为师资班的高龄学生,与一群“七年级生”抢饭碗,但他全心投入基础教学,为了以身作则激励学生,他还参加新竹县国语文竞赛客语演说组并获得第一名,课余还帮小朋友补英语。

现在,尽管薪水不到以前的五分之一,带小朋友也不是想像中那么轻松,但一张学生的感谢卡,就能让邓永宝高兴老半天。他说,这种成就感,绝对是以前当经理时所享受不到的,他庆幸自己做了这样的抉择。

**资深教师︰有爱就有好报**

〔自由时报记者蔡彰盛╱竹市报导〕新竹市一名十余年教学经验的国小老师,听到竟然有高科技人愿意舍弃成就,甘愿作国小老师,第一个念头是:“他如果是个有爱心的人,肯定会很快乐,一定会有好报!”

这名老师说,学校不是没有派系,也不是没有人事斗争,不过这要看这个学校老师的素质而定,许多老师为了想升组长、主任,小动作不断,卡位的卡位,也有些老师的行径让杏坛蒙尘,例如偶尔传出的人谋不臧、桃色纠纷等情事,更让社会惊讶。

不过他说,小学老师每天都在面对小学生,那是再单纯不过的职业了,不过万一老师本身接行政工作的话,可能就会复杂一些,而且大学校分工细,小学校老师反而还要负担较多的行政业务,且校长抓权比较多,都可能让教学职业复杂化。

另有几名国小老师不约而同地说,小学生是全天下最会“回馈”的对象,只要老师付出爱心,他们都会感觉得到,而且“回馈速度最快又明显”,可能在毕业后几年内甚至一辈子当中,都还会记得小学那个“1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老师,还有什么工作比这更让人刻骨铭心的呢?

**科技新贵启示录:有舍才有得**

自由时报记者蔡彰盛╱特稿

副总统吕秀莲曾经在交大毕业典礼中,勉励今后进入竹科成为新贵的毕业生,不要整天忙于工作或追逐金钱,而忽略了生活、生命中其他更有意义的事物,以免成为一个“科学怪人”。

竹科人面对主要的工作压力来源,不外乎是与时间赛跑,“抢新”、“求快”才有商机,一天工作个十二小时,根本是家常便饭,公司上下兢兢业业,卖命所求为何?不外乎是股票、分红,白花花的银子背后,有激烈的商业竞争,更少不了丑陋的人性斗争。

基层为了想往上爬、坐长官的位置,在背后捅上司,是竹科业界常有的事,大家也见怪不怪,反正这家做不顺遂,还有很多家可以跳槽。

几年前一名台积电工程师因为工作压力,在自杀边缘被送医急救,经医师诊断出患有严重忧郁症,在药物与自我放逐年余,他才重拾信心返回职场。

不少高科技业者赚饱了钱,有人便辞去工作,专心享受人生,过着隐士般的生活,绝对的注重休闲品质,鲜少高科技人退下来,还愿意积极“入世”、回馈社会,所以像邓永宝这样的例子,可能很多人也都想过要这么做,但“天人交战”后,能真正付诸行动者,真的是少之又少,这也是邓永宝难能可贵的地方。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