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天堂在北美

章笑拳

标签:

【大纪元9月27日讯】我出生在鱼米之乡的江南,又成长在淝水之滨逍遥津畔,从小吃惯了大米饭。忆往昔下放农村时光,待到新米上市时,无需小菜,白饭可吃三大碗,也绝不是什么夸张之言。后来稻米改良,那香糯黏润的农垦五八号,还有什么贡米新稻,至今回想起来,那松柴烧红烟熏缭绕的灶堂,那新米出汤浓郁扑鼻的清香,眼前恍若又是香溢满厨间。

如今,移居到盛产小麦的加拿大,十几年下来,食事竟不自觉地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原来以米食为主的,竟不自觉地让位给了不仅价廉物美,而且极易变化多端的面食。

不过,我这个江南人,与面食结缘,也绝非始自移民。

小时候的某一年开始,生活来了一个陡然之变。那是在三面红旗高悬的年代里。毛泽东人民公社好的大幅题词标语,并没有把我们带到美妙的共产主义境界,〞大跃进〞的结果,反而使得著名的鱼米之乡,慢慢变得不但少米,而且更几乎到了无鱼的地步。一天放学回家,见饭桌上摆的又是一锅端的〞瓜菜代〞,筷子未动,眼泪潸然:记得当时年纪小,好想吃顿大米饭!但,那哪儿是饭?分明是连菜带汤的面疙瘩。却原来,那年头让共产风刮得不仅连粮食要定量配给,后来还要硬性搭配一定比例的面粉,甚至玉米粉,山芋干等粗谷杂粮。

其实,江南人倒不是不爱吃面食的,比如说无锡小笼包,上海雪菜阳春面,绿杨屯汤云吞都是名扬五湖的美食。不过,那是南方人吃噱头的玩意,外出游玩点点心倒是可以的,可是要他们日日当正餐,就好比赶鸭子上架,有点蛮来了。再说那年头谁家能天天上馆子呢,餐餐买,买不起;天天做,又没时间。

说真格的,从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那的确是个蛮荒的年代。那年头没让饿死,或者饿出毛病来,就是不幸中的大幸,谁还有心思穷讲究什么米食面食呢?

中国人逃亡,开始饥馑是最大因素。远的不说了,六十年代有个逃亡潮,那时人多就近逃,大多只跑港澳;四十年弹指一挥间,日新月异,中国社会已及〞小康〞,那屠夫说大家只要有口饭吃,就不存在人权的问题,然而为什么到现在,还有那么多的人要逃跑?

这是题外话,按此不表。表只表这加拿大尽管经济不怎么样,但生活素质却始终不差,某些方面,比如食住,甚至要高过东京港澳。那么,我为什么还要对廉价的面食津津乐道哩?

不错,加拿大的面粉的确是很便宜的。此地大米虽说也不贵,以前加元强劲之时,四五元都可买到不错的十公斤一包,后来加元疲弱,免不了的带动米价大幅上扬;反之,加国小麦粉愈显廉价,当时比米价还高的面粉,现在平价十公斤仅五元上下。米面价格如此起落,食事是否因此而受影响?

应该说,米食给面食让路,价格差是可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的,但那毕竟不可能是主因。试想,一个成人就是放开肚子吃,无论米食还是面食,至多也不过消耗十来公斤,任你机关算尽,也省不了几块钱。何况现在,蔬菜肉类的副食比重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米面主食。

问题在于:面食可做的花样确实是米食难以相比的。鬼佬的面包烙饼皮萨帕斯塔就甭提了。拿我们江南小笼包子阳春面锅贴饺来说,也实在不需要什么高不可攀的技艺。刚到加拿大我曾到一家面厂打过工,以后失业在家我又钻研过几项面技。节假闲来无事,什么菜包子肉包子,水饺虾饺,云吞锅贴,细仅发丝的寿面,粗如筷子的伊面,技艺绝对不亚于无锡元头渚上海城隍庙。

另外一个原因是时间。加拿大的生活节奏不像香港东京那么赶,八小时之外都是你自己的时间,生活起来悠然自得。如果文化娱乐单调,还令你有一种有坐移民监的味道。

好在我这个人生活兴趣广泛,加上好吃好动。以前还为这一辈子没有福份当美食家而深感懊恼。如今为煞煞嘴馋,也为了打发业余时间,于是低头寻思,北美大地,物产丰富,价格低廉,时间充裕,加上电视讲座天天教授五洲四海烹饪技艺,能有条件当个业余烹调师也不错嘛!于是咬咬牙上了锅台,就这样奋发图〞香〞地干上了。

事实上,食也是文化,烹调也是一门活生生的艺术。当年要吃那种糊里糊涂如同猪狗食的〞瓜菜代〞,实在是五千年文明的大倒退!那年头,皇上他老人家怎么好意思唱得出〞六亿神州尽舜尧〞的高调呢?

俱往矣!如今舜尧般的东方儿女,纷纷到西方〞插队落户〞,吃米吃面,当然悉听尊便。不过,我这个江南人还是发现了在这北国之春的新大陆:吃面食,的确能吃出更多的花头名堂,的确能吃得更加美滋美味。

为了使一个自由民主的北美新家园进一步至臻完美,且让我们努力再加餐,加餐再努力!

东元5004年9月26日修稿于多伦多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章笑拳:败絮其内谈神州
章笑拳:驰骋网络战恶浪(三)
章笑拳:吃遍天下 还是北国好
章笑拳﹕自由的日子,真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