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人质危机血腥落幕 逾十万人上街抗议

标签:

【大纪元9月7日讯】〔自由时报罗彦杰综合莫斯科7日外电报导〕俄罗斯南部北奥塞提亚共和国比斯兰镇校园人质危机落幕至今仍余波荡漾,估计十多万人7日在首都莫斯科发动反对恐怖主义的大游行,对这场造成至少三百三十五人丧生、其中半数为儿童的悲剧表达愤怒。同时,国内外对于克里姆林宫此次的危机处理也开始出现批评与质疑的声浪。

俄国横跨十一个时区,所以示威的时间并不一致。乌拉山区的叶卡特林堡出现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示威活动,估计有二万人走上街头。远东地区的海参崴也有数千人冒雨集会。

罹难学童的葬礼6日在倾盆大雨下举行,俄国当局在比斯兰镇公墓隔壁挪出一块约足球场大小的土地来安葬死者。由于当天要举行一百多场的葬礼,送葬者在缓步行进下将队伍拖得很长。


在为期两天的国殇活动结束后,由民间与克宫共同发起的抗议大游行,于7日在莫斯科展开。当克宫上的时钟指针指向下午五点时,现场民众随即默哀一分钟,然后开始集会。主办单位号称至少有十万人共襄盛举。另外在第二大城圣彼得堡,当天稍早也有四万多人参加一场追悼比斯兰镇罹难者与谴责恐怖主义的集会。许多人带着俄国国旗与标语,标语则写着诸如“儿童杀手去死”这一类的口号。

消息报以“举国哀悼”为标题,并刊登一名女孩以手掩面啜泣,跪倒在一团花海中的照片。这起挟持事件光是伤者就超过四百人,包括二百多名儿童,目前都还在住院治疗。

尽管俄国上下都尚未自哀伤情绪中平复,但由于这三天共五十三小时的人质危机最后是以毫无计划的攻坚收场,而且现场血流成河,惊心动魄,因此外界依旧对克宫的处理方式有所质疑。

俄罗斯总统普京6日拒绝外界希望公开调查攻坚行动的要求,也再度拒绝和车臣分离主义份子谈判。普京说:“我们为什么要跟儿童杀手谈判?”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会员国与俄国订7日集会讨论比斯兰挟持事件。欧洲联盟呼吁各国团结一致,希望消弭因欧盟轮值主席国荷兰要求俄国提出解释,结果引起俄国不快的争议。不过法国总理哈法昂呼应国际间对俄国处理本案的关切,声称相关细节都尚未获得厘清。

同时,对于俄军攻坚过程混乱,以及普京坚称俄国是“国际恐怖活动”下的受害者而非车臣激进份子的受害者说法,俄国国内也有不满的声音。

自由派政治人物、前第一副总理聂姆佐夫说,官方所谓国际恐怖主义在背后策划比斯兰悲剧的说法是骗人的,目的是要转移克宫所要负起的责任。

外界的批评还包括俄国内阁阁员在本次危机中刻意置身事外,宁可让北奥塞提亚国本地官员打头阵,成为众矢之的。截至目前唯一一位因本案丢官的政治人物是北奥塞提亚共和国内政部长德占提耶夫。

相关新闻
俄一直升机在车臣附近失踪
俄国人质事件血腥落幕 外交部向俄政府致哀
刊登人质事件血腥照片 俄国消息报编辑被革职
俄国史上首次连续两日降半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