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美国护士荒 来台广募兵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10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钟丽华╱台北报导〕美国出现护士荒,估计到2010年,美国全国护士短缺近卅万人,近几年常有医院来台招募护士,不少护理人员在感叹国内环境不佳之余,计划前往美国发展。补教业者估计,四年来参加美国护士执照(RN )考试者,人数成长五倍之多,还有资深护理长、医师娘也跃跃欲试。

随着人口老化,加上护理学校人才培养断层,美国现有护士平均年龄高达四十八岁;有鉴于此,该国从2001年大量引进外籍护士,其中以菲律宾、越南、中国、韩国较多;为了吸引外国护士前往服务,美国祭出移民优惠,让护理人员及其家属快速取得绿卡,今年开始更在汉城、香港、伦敦设RN考场,不用大老远到美国应试。

趁着耶诞节与新年期间,由当地华人开设的加州加菲尔医学中心(Garfield Medical Center )派员来台招募护士。加菲尔医学中心人事主管沈姿莹说,该院去年就缺了六十名护士、整个医疗体系的一百一十七家医院则缺了一千多名,而美国法律规定很严,护士人数一旦不够,就不能收病人,医院就要面临关门的命运。

毕业于中国医药大学公卫系,之后到南加大念医院管理,沈姿莹观察到,美国与台湾的护理环境相当不同。她说,加州一名护士照顾六名病人,不必轮班,一周工作三十六到四十二小时,两周工作七天,即便没有经验,一个月的薪水折合台币十三万元左右,这样良好的工作条件,让工作负担沉重的台湾护士很羡慕。

也因为条件吸引人,国内开设RN班别已十余年的三元补习班班主任徐启峰坦言,近几年来,前来补习的学生成长至少五倍。他估计,国内每年有五百多人报考RN,除了不少是为了到当地念研究所、边读书边打工的年轻学生外,也有单纯想取得美国身份者,像是五十多岁的资深护理长、有护理资格的医师娘,还有想转换环境的单亲妈妈。

RN市场极具潜力,先捷国际也在去年7月加入战局,甚至提供考上RN后,安排美国医院面试的服务,现已招到五、六十名学生。该公司总经理洪惠卿表示,我国各级大专院校的护理科系每年毕业高达一万八千多人,但医院职缺只有两、三千名,明显已经供过于求,到美国当护士成为护理毕业生另一个选择。

人力吃紧 吊着点滴也上班

〔记者钟丽华╱台北报导〕台湾护士难为!不仅一个人要照顾十几床的病人,过年时不能回家吃年夜饭,台风天也要冒着风雨上班,更不用说要轮三班。许多护士嫁人生子后立刻转行,就连七年级护校毕业生对护理工作也兴趣缺缺;人力银行去年调查,高达七成八的护士想转行。

在健保总额预算下,医院不愿多花钱请护士,由于人手吃紧,在台大医院担任护士的周小姐一度因为气喘发作,推着氧气桶上班,她的学姐也曾吊着点滴工作,“因为生病请假,上一班的人就没办法下班”。

生病上班不算什么,最怕的就是一个晚上照顾二、三十个病人,只要一个病人出状况,其他的病人只能“晾”在那里,自求多福。

当初因为喜欢照顾别人,选择念护专的周小姐,工作四年多以来,从来没有在家吃过年夜饭,对于今年即将到来的农历新年,她也准备在病房度过,虽然工作辛苦,却也乐在其中。不过,前年的SARS风暴,让她对台湾的护士工作环境相当失望,兴起到美国当护士的念头,目前正在补习中。

周小姐说,她永远忘不了,前年SARS时,她们穿雨衣、雨鞋照顾病人,一个口罩用了三天才能丢,在第一线冒着生命的危险照顾病人,没想到难得放假回南部,隔壁邻居见到她就像煞神一样,还打电话报警,令她为之气结。周小姐想到美国,继续圆自己的护理梦。

不过,麻醉护士丽慧就看得很开,她心里早就盘算好,一结婚就把工作辞掉。丽慧说,虽然看着自己照顾的病患,病情渐渐好转,相当有成就感,但护士要轮三班,根本无法照顾家庭,即便她再喜欢护理工作,总得有所取舍。

去年才刚刚从康宁护专毕业的小祝,换了两家医院,做了三个月就决定不做了,现在准备出国读书。小祝说,当护士真的很辛苦,不少同学跟她一样,成了护理界的逃兵,有人转行卖衣服、拉保险、做直销,还有人卖手机,在国内护理工作环境尚未改善前,她是不会再贸然当护士的。

护理人员 医疗体系的弱势

〔记者钟丽华╱台北报导〕全国三万名医师,掌握绝大部分的医疗资源,约十万名护理人员成了医疗体系的弱势族群。去年7月,卫生署着手修正“医疗机构设置标准”,护理界希望五百床以上的医院,一名护士照顾两床病人、五百床以下则为二点五床,但医院考量人事成本,谈到现在都没有结论,令护理界失望。

根据护理师护士公会全国联合会去年调查,各医院白班护士要照顾七到十三人、夜班则是十二到三十人,远远超过美国护士负担的数倍,但薪水平均却只有三万多元。在健保总额预算下,医院更是不愿花钱请护士,甚至把人力改采约聘方式,连基本福利保障都没有,使其成为“打工护士”。

全联会秘书长吕月荣表示,根据美国研究发现,病患死亡率与护士照顾人数有关,若一名护士照顾病患数为四人到六人,病患的死亡率高于十四%;如果增加到八人,则攀升到三十一%,亦即每多照顾一个病人,病患死亡率上升七%,换句话说,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与负荷,就是提升病人的医疗品质。

事实上,全国领有护士、护理师执照者高达十八万人,但只有十万人执业,执业率不到五成六,全联会过去的调查显示,护士的“职业寿命”平均只有两到三年,许多人做不下去,干脆转行,面对越来越多护理人才“出走”,吕月荣批评,“这是把好的人才逼走”。

卫生署长期以来漠视护理人员的权益,终于在护理界的争取下,去年10月出现第一位护理出身的副署长王秀红,也成立“护理与健康照护处”,不过,处长黄美娜却是医师出身,令护理界相当“感冒”。

最近卫生署在择定副处长人选时,不敢大意,慎选了护理界的人才,将在本周公布。王秀红说,虽然她到卫生署仅短短三个月,但这几个月下来,她成了全联会、护理界的单一窗口,将扮演护理界与卫生署沟通的桥梁。而未来她将优先推动专科护理师制度,同时要求医疗院所增加护士人力,希望一步步改善国内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