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福教育界人士评施政报告

标签:

【大纪元1月13日讯】(大纪元记者吴雪儿、浦慧恩香港报导)


张超雄:无具体扶贫措施

代表社会福利界的张起雄议员对施政报告感到极大失望,因为“老董”之前“吹风”说会以扶贫为主导,但在整份施政报告并没有勾划出较具规模的扶贫方向,也看不到扶贫委员会有能力制定政策。若没有具体扶贫政策,未来难以解决目前如此艰难和严重的贫穷和贫富悬殊等问题。
他指出,在经济利益的分配问题上,“老董”并没有对贫穷问题有直接回应,如长者的1.8亿元院舍的转营,这些钱其实是旧的钱,其实是政府停止继续提供一些安老院院舍的宿位,在未来将有3亿元的节省,而这1.8亿元只是将省下的3亿元再度投资,将现有的院舍床位变为护理安老院形式。

先削三亿再拨一亿八

另外,2亿元的按额资助,也是旧的安排,上一届立法会财政委员会已拨款通过。稍为新一点的是在4个区内举行儿童发展先导计划,但受惠的人数很少。计划的函盖面,从字面看只会照顾到一些幼儿(刚出生到小学前),模仿美国对一些贫穷家庭小孩补足他们入学前不足的一些计划,但在对付整个贫穷问题,只是九牛一毛的动作。
张超雄说:“其他(政策)无论是社区投资共享基金、或是(防止)家庭暴力等,完全骚不着痒处!”
至于对残疾人士每个月提供多100元的支援,张起雄指,似乎只是给予完全瘫痪的人,建议应该照顾其他残疾人士。况且若完全瘫痪者实际生活如此困难,每月多100元,只是象征性而已。其他政策如容许领取生果金老人可以离港超过180日,并可以到福建省,这完全不会增加政府开支,也看不到可以大幅度援助贫穷的老人。

忧扶贫会变政治花瓶

对于“老董”要成立扶贫委员会,张超雄担心会沦为政治花瓶。
唯一欣喜是特首在报告内对社工的角色予以肯定。在资源削减下,整个社福界现在面临达到一个崩溃的边缘,整笔过拨款对不同的社福机构和前线的员工造成很大压力和分化。若不改善,不但贫穷人士得不到援助,连社工行业都会沦为弱势社群。
而张起雄说,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特首肯定了社工的工作。其实社会福利界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压力大又没有社会援助,担心成为弱势群体。他希望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周一岳能够广泛咨询,资助社会福利界。

社福界何喜华:方向正确 力度不足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主任何喜华认为施政报告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政策的力度不足;没有足够的支援政策去解决弱势社群的问题。例如对小朋友的支援,政府也确认了孩子在学习方面,除了在学校外,因应个人及科技发展的额外需要,但政府仍未正视贫穷孩子的生活需要,如削减综缓后,没有预计孩子配戴眼镜的钱,有些家庭连电话的钱都没有等等问题。他认为政府不能够把孩子的需要与整个家庭的需要分割开。
同时,何喜华指出,董建华也没有处理低收入家庭的问题,例如小孩子因为家贫需要住在环境很差的地方,政府并没有任何政策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

未提老人退休保障

他认为施政报告中关于长者的措施,并非新措施。而针对长者贫穷问题方面,现在有大约20多万长者每月生活开支少于1700元,政府并无任何措施去解决长者退休后的生活问题。政府说会放宽老人离港限制,换句话说,是建议他们回到一个生活水平比较低的地区生活,但就只字不提增加生果金,也不敢触及整个老人退休保障计划是否足够的议题。
对于将会成立的扶贫委员会,何喜华就认为,若委员会并非一个决策部门,委员会所提供的见议,将缺乏部门去落实。至于如何落实委员会的建议,还未见到政府在这方面有任何构思或承诺,因此很可能委员会只是一个意见搜集的渠道,变成一个空谈的委员会。
何喜华认为,香港现在是两极化,对某些人来说,今年可能是经济很好的一年,但对于一些基层的劳工,生活仍然艰苦。

学联代表:政府教统局政策不一致

对于施政报告中有关教育的安排,香港专上学生联会代表劳康言认为,政府每年所说的都差不多,政府说一套,局长又说另一套。
她说,很难单纯谈论是否满意施政报告,要看实际的安排。
另外,劳康言说,学生代表11日坚持要求教育统筹局局长李国章于12日接见他们,是因为大学削资议案要在周五(14日)通过,现在立法会表决撤回有关议案,所以与李局长的对话可以迟一点。她已经去信邀请李国章下周出席教育论坛,进行公开辩论;教统局已回复会作安排。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港六公屋户瞒报物业被定罪
港社福界调查:九成半社工认为政府修例不恰当
邹家成涉未经授权转寄投诉信 辩方质疑法例无禁止
林世雄称有信心任内解决港网约车争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