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北宜高坪林交流道 有条件开放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18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昶闵╱台北报导〕争议四年多的“北宜高速公路坪林行控中心专用道开放为一般交流道环境影响差异分析报告”历经四度向环评委员会叩关,昨天环评委员会专案小组审查会中终于达成部分共识,即此案至少应在北宜高全线通车后,坪林行控中心始可有条件开放,供外来旅客进出。

其次,坪林交流道的车流量管制量亦大致获环评委员认同,微幅修正为每日最多四千车次,并将此案更名为“北宜高速公路坪林行控中心开放外来旅客环境影响差异分析”,但仍要求国工局提出更具体的施行细则,以确实管制人流与车流。

至于其他水源污染防治措施,环评委员仍有多项疑虑,要求国工局协调各局处,以提出更完善规划,择日提案由环评委员会再审。直到实质审查通过,才能排入环评大会议程。

环评委员表示,此案涉及大台北地区三、四百万人口水源水质保护区,若未能提出足以信赖的水源污染防治措施,不能贸然开放,一旦大批游客带来的污染超过环境负荷,后果堪虑。

国工局提出共同管理组织构想,此次虽被环评委员评为“方向正确”,不过因该组织囊括台北水源特定区管理局、坪林乡公所及台北县政府相关局处等十个单位,加上组织法制化推动困难。环评委员担心,若未来该组织不能落实监督,恐演变成互踢皮球、难以究责的局面。

环评委员要求国工局应订出权责分明的管制要点,包括人流、车流及相关土地利用、卫生管理,以及一旦水质污染超过安全值,交流道的关闭机制等,并要求国工局与相关单位尽速协调,未来至少每季开会检讨一次,并增加水质监测的频率,对于既有的露营区,若无法拆除,至少提出具体可行的辅导方案。

也有委员质疑,坪林交流道开放后的潜在游客影响未被列入考量,之后促成的商业活动引发的连锁效应,也需进一步仔细评估。环保团体代表环境文教品质基金会秘书长刘铭龙认为,鉴于开放后对水源势必造成冲击,建议限制应先削减污染到一定程度,再考虑开放。

——————————————————————-

年底通车 可望不跳票

〔记者李文仪╱台北报导〕交通部国道新建工程局表示,环保署这种类似“有条件通过”的结果,应该可满足坪林乡民的期待,也有助于化解北宜高速公路或所需电塔施工所碰上的抗争问题,有利北宜高年底如期通车的目标。

国工局表示,北宜高石碇 – 坪林路段已完工,目前正在进行坪林行控中心专用道的通行证准备作业,及通车后最重要的消防安全、救灾演练,待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可以限制性通车方式,开放具有通行证的坪林乡民、公务车辆行驶,既不违背环保署的要求,也可让已完工路段行车。

国工局认为,环保署要求坪林行控中心专用道目前仅能限制性通车,和国工局正在和高公局、坪林乡公所研拟的通行证措施相符;至于待北宜高全线通车后,再以每天四千辆车的总量管制方式开放坪林交流道的条件,国工局也愿意配合办理。

国工局指出,环保署还要求提出完整实施要点等行政法规及水质监测等作法,以确保总量管制的落实,国工局会与台北县政府等相关单位尽速研商提出。

国工局上周为了北宜高所需电力的电塔兴建问题,与坪林乡民、台电等单位协商,最后不欢而散,坪林乡民不满电塔施工延误成为北宜高可能延后通车的原因,认为交通部把责任推到乡民身上,至今仍不愿配合提供台电土地兴建电塔。

—————————————————————-

坪林人:只要开放 就没有抗争

〔记者李豪丰╱坪林报导〕环保署环评小组研议北宜高坪林行控中心专用道开放问题,决定未来全线通车后,采取每天开放四千辆外车进出方式,坪林乡当地居民获悉后均表乐观其成,强调只要相关单位能够开放车辆通行,地方就不会有任何的抗争行动。

坪林乡代会副主席黄明宗表示,原本乡代会及地方民众决定北宜高通车后,如果坪林行控中心仍坚持不开放通行,地方将持续发动大规模的抗争,也不让供应北宜高速路电力的坪林电塔施工,现在环保署及交通部有意在北宜高速路全线通车后,让行控中心采取每日四千辆外车通行的作法,是对地方释出善意,地方也乐观其成,会欣然配合相关单位的工程施工。

坪林乡长梁金生说,既然政府政策已定,就不要改来改去,他希望未来北宜高速路全线通车,坪林行控中心采取“总量管制”措施后,相关单位也应重视地方权益问题,避免水源区遭受到污染,例如定期收集高速路面的污水检测、污水下水道的增设等问题,相关单位应同步进行;至于电塔工程进度问题,则涉及公权力问题,乡公所方面不便涉及,也不愿看到这样的结果。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