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谢长廷:朝野面临合作共生或零和抉择(一)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27日报导】(中央社台北二十七日电)即将接任行政院长的谢长廷今天发表“合作共生,开创安定新局”一文,强调台湾可以选择“合作共生”的“非零”安定新局;“合作共生”机制的产生,将是台湾跨越进步与倒退的临界点。在“合作共生”的“非零”年代里,台湾将能够大步迈向“正常、完整、进步、美丽而伟大的国家”。

谢长廷发表“合作共生,开创安定新局─我对当前政局的看法”一文,全文如下:

“…那是相信的年代,也是怀疑的年代;那是光明的时节,也是黑暗的时节;那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在直奔天堂,我们也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狄更斯“双城记”,首章“年代”)

终结乱象 台湾乐观

二十一世纪的最初几年,对于台湾人民,是一个怎么样的年代?朝野的对抗、政党的恶斗、国会的空转、族群的对立,使得许多人对国家的前途抱持着悲观的态度,社会弥漫着怀疑、忧郁的论调。但是我相信,还是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对未来充满了乐观。因为我知道,这一切的不安与烦闷,是台湾即将迈入新时代的前兆。

领导人没有悲观的权利。做为高雄的市长,一个城市的领导者,我没有理由悲观,否则就无法为这个城市指出愿景,领导这个城市积极向前。在未来,做为国家行政团队的领导者,我更不能存有任何悲观的心态。社会需要信心;为民众建立信心,是领导者无可旁贷的责任。就个人的人生哲学而言,我也是采取一种乐观的进步主义立场。

我认为,人通常能够从过去吸取经验,创造更好的文明。人类的历史不停向前,每到一个新的阶段,总有新的社会政治机制产生。新机制的产生,目的是解决旧机制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历史上,资本主义发达到某个阶段,贫富差距造成社会濒临瓦解,福利国家便应运而生。国际贸易发达到了某个阶段,为了解决争议、降低壁垒,GATT以及WTO便应运而生。台湾的民主化,也是同样历史逻辑的产物。当追求更多自主、自由的人民,不愿再接受威权政府高压手段的统治,旧的戒严体制就被打破,新的民主机制应运而生。

最晦暗的时刻,就是光明时代的开端。当前政治的乱象,不会持续下去。乱的现象,无非是在告诉我们,旧的游戏规则,已经无法规范我们所面对的状况。该是用新的思维,创造更精致的系统,来回应时代挑战的时候了。当新的社会机制创生,也就是人类的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台湾此时,就是处在新的政治机制创生,国家发展与文明跃升的关键时刻。

文明进步 合作共生

人类文明进步的逻辑是什么呢?我认为,无非就是“合作共生”的理性思维,取代了非理性或反理性的“自存”本能,而在当时的社会中取得主导地位。

“合作共生”,是我多年阅读、观察与思考所得的人生观、世界观与历史观。我认为,当一个社会里大多数人,以“自存”的本能在生活,则这个社会的一般性是为“非理性”。当社会的多数人,在“自存”、“利己”之外,还能够以“利他”、“共生”的思维来生活,这个社会就成为较高层次的“理性”社会。

台湾在戒严时代,是一个非理性社会。而民主化之后的阶段,则是从非理性向理性社会过渡。其间的差异,在于人们能否建立信任,进行合作,利己利他,谋求共生。

为什么“合作共生”符合较高层次的理性呢?在科学上应用广泛的“赛局理论”(Game Theory)可以解释。

一位当代美国作家、思想家罗伯赖特(RobertWright)写过一本重要的书,叫做“非零年代──人类命运的逻辑”(Nonzero──The Logic of HumanDestiny)。他采用“赛局理论”来分析“合作共生”与文明发展的关系,其主旨与我的理念有相当的吻合。

简言之,人类的进步,是以“非零”(non-zero)的社会机制取代“零和”(zero-sum)的社会机制。所谓“零和”,是指参与赛局的各方,其利益总和是固定的:一方的胜利,就是另一方的失败。一方的获得,就是另一方的损失。“非零”则不然。“非零”环境下,利益的总和是可以扩大的。各方都可以因为其他人的参与,而获得“双赢”或“多赢”的结果。

“零和”是简单的,“非零”是复杂的。社会从“零和”向“非零”演进,发展出愈趋复杂的系统,文明即获得进化。系统向“非零”转化失败,回到“零和”状态,文明就退化或毁灭。人类社会今天所面临的是比过去更复杂的问题,需要更复杂的系统才能够处z。在政治上,我们必须创造比过去更细致的系统,将“零和”的赛局,转变为“非零”的互动关系,才有可能解决过去在“零和”思维下找不到出路的难题。

台湾当前最重要的两个政治问题,也就是台湾的政党政治以及台海的两岸关系,过去都落入“零和”赛局的困境。所谓国会多数与少数的传统谈法,就是标准的“零和”思维──只要有一方是多数,另一方就是少数;这里面没有妥协合作。台海两岸对于主权问题的争执,也是典型的“零和”思维──主权是不可分割、非此即彼的;继续胶着于“零和”性质的主权议题,台海僵局就无法打开。94012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