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国涌:1919年3月26日夜

傅国涌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10月1日讯】这是一个普通不过的日子,北京的春夜寒意依然,没有什么月白风清,北京大学发生的一件看起来似乎无足轻重的事,却对以后的历史转折产生了无法估计的影响。那一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后世的人早已不曾了了,即使在重要的当事人之一汤尔和第二天(3月27日)的日记中也只有简单的一句话:“昨以大学事,蔡鹤公及关系诸君来会商,十二时客始散,今日甚倦。”

相隔近十六年,另一位当夜在场的胡适读到这篇日记后,重提旧事,他于1935年12月23日写信给汤尔和说:

“此夜之会,先生记之甚略,然独秀因此离去北大,以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后来国中思想的左倾,《新青年》的分化,北大自由主义的变弱,皆起于此夜之会。独秀在北大,颇受我与孟和(英美派)的影响,故不致十分左倾。独秀离开北大之后,渐渐脱离自由主义者的立场,就更左倾了。此夜之会,虽有尹默、夷初在后面捣鬼,然孑民先生最敬重先生,是夜先生之议论风生,不但决定北大的命运,实开后来十余年的政治与思想的分野。此会之重要,也许不是这十六年的短历史所能论定。可惜先生不曾详记,但有月日可考,亦是史料了。”

读到这里,虽然我们还不大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但大凡有点历史感的人都会感到这是一个重要的夜晚,信中涉及的人物,我们也并不陌生,独秀就是《新青年》创办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陈独秀,孟和是陶孟和,他们和胡适都是安徽人。尹默是沈尹默,夷初是马叙伦,蔡鹤公、孑民就是北大校长蔡元培,他们和汤尔和都是浙江人。 胡适接着说:“先生试读四月十一日记末行,可知在当时独秀与先生都知三月廿六夜之会之意义。”汤尔和4月11日的日记最后有这样的记载:“五时后回寓,……途中遇陈仲甫,面色灰败,自北而南,以怒目视,亦可口西已。”

陈独秀为何对他怒目相向?3月26日夜的真相到底如何?胡适在五天后(12月28日)写给他的信中说得就比较清楚了:

“八年{指1919年}的事,我当时全无记载。三月廿六夜之会上,蔡先生颇不愿于那时去独秀,先生力言其私德太坏,彼时蔡先生还是进德会的提倡者,故颇为尊议所动。我当时所诧怪者,当时小报所记,道路所传,都是无稽之谈,而学界领袖乃视为事实,视为铁证,岂不可怪?嫖妓是独秀和浮筠都干的事,而‘挖伤某妓之下体’是谁见来?及今思之,岂值一口虞?当时外人借私行为攻击独秀,明明是攻击北大的新思潮的几个领袖的一种手段,而先生们亦不能把私行为与公行为分开,适堕奸人术中了。

当时我颇疑心尹默等几个反复小人造成一个攻击独秀的局面,而先生不察,就做了他们的‘发言人’了。”

其实,陈独秀已被国民党当局判刑8年,正在南京狱中,前尘往事都如云烟过眼,他也没有再提起当年的那些事。可认真的胡适忘不了这一切。1936年1月2日,他写信给汤尔和,又一次谈及此事: “独秀终须去北大,也许是事实。但若无三月廿六夜的事,独秀尽管仍须因五月十一夜的事被捕,至少蔡、汤两公不会使我感觉他们因‘头巾见解’和‘小报流言’而放逐一个有主张的‘不羁之才’了。

我并不主张教授不妨嫖妓,我也不主张政治领袖不妨嫖妓,——我觉得一切在社会上有领袖地位的人都是西洋人所谓‘公人’(Public men),都应该注意他们自己的行为,因为他们的私行为也许可以发生公众的影响。但我也不赞成任何人利用某人的私行为来做攻击他的武器。当日尹默诸人,正犯此病。以近年的事实证之,当日攻击独秀之人,后来都变成了‘老摩登’,这也是时代的影响,所谓历史的‘幽默’是也。”

胡适的判断不是没有道理的。假如陈独秀没有离开北大,他是不是会急遽左倾,否定“德”、“赛”先生,迅速迈向组党之路?甚至是不是会亲自到大世界撒传单,这些恐怕都还是未知数呢。但是,历史不会有假如。1919年3月26日夜,一切都已决定,陈独秀不可能再留在北大,以后发生的一切都已无法幸免。@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专栏】傅国涌:“有知识、没文化”现象之忧
傅国涌:卢雪松老师的选择
傅国涌: 医院为何成了最黑的地方
傅国涌:福州自杀性爆炸发生之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