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锋:中国快速成长威胁拖累台、港资

凌锋

标签:

【大纪元11月14日讯】自从中国经济开始高速增长后,“大中华经济圈”的呼声此起彼伏,被认为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把中、港、台,乃至新加坡的经济实力、外汇储备等都“统一”起来,应声而出的就是“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世纪”等等豪言壮语。于是当然也有人鼓吹台海两岸经济的“融合”,有些是出于天真的想法,有些是基于居心叵测的政治目的。

日前,一宗国际经济事件为此泼下了冷水:全球最大独立港口营运商的香港和黄港口和台湾的长荣海运,分别遭印度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不准竞投孟买价值二亿七千万美元的离岸货柜码头项目。显然,李嘉诚的港资与张荣发的台资都被印度当作“中资”了。香港已经被中共统一而成为中资还有话可说,台资被当成中资就好冤枉了。问题就在“大中华经济圈”很容易被认为是“一个中国”,至少龙头就是中国。

由中国国营企业投资海外重要项目而引起有关国家的紧张,典型的是几个月前的收购美国石油公司优尼科事件,以及再早几年收购美国的环球电讯公司。紧张的岂是美国?中国要收购俄国、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公司,也是被拒绝或一波三折。

至于牵涉到港资的,也不是第一次。一九九九年,和黄为了投资巴拿马运河的管理权,就引起美国强烈反应;本月七日,美国总统布希还与巴拿马总统马丁杜里荷讨论中国要参与开拓巴拿马运河的问题。但是明显涉及台资的,可能这次还是第一次,但不会是最后一次,特别是两岸政经关系日益密切的情况下。

为何外国对中资(港资、台资也被卷入)这样紧张呢?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

第一,中国经济崛起伴之以军事崛起,而且不断放出好战言论,势必引起其他国家对自身安全的顾虑。

第二,中国政治对经济的无孔不入,使中国的对外经济活动充满政治色彩而引发其他国家的不安。

第三,中国经济以国有企业为主,国家对国企拥有完全的支配权;即使民营企业,也因为一党专政的政治体制而必须俯首听命,即便在中国有大量投资的港资、台资,中国对他们也有相当影响力。

在九○年代初期,和黄投资上海港口码头,即使朱镕基亲自拍板可以拥有五成的股权,执行时还困难重重;那时和黄收购英国的菲力斯杜港码头反而完全没有问题,现在和黄在英国对事关“国家安全”的投资也还没有问题,到底英国是香港原来的宗主国,但是以后会如何,就很难说了,可能要看中国的表现了。
中国在印度碰壁不是第一次。九一一后,中国背景神秘的华为集团在印度的办事处就被印度政府一度封闭,因为它与宾拉登集团关系密切,在阿富汗为神学士集团架设战略电信网路,助恐怖分子为虐。

二○○一年华为在印度正式成立了研发中心,招募了一千名员工,其中百分之九十不得不是当地员工,这是华为在国外最大的研发中心。但是在两三个月前,华为新一轮增资印度市场六千万美元的计划还是被印度政府暂停审批。再早一些,华为欲以十亿八千万美元收购英国老牌电信企业马可尼,也一直未能取得进展。印度和英国都与中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由此可见这个“战略伙伴”有多虚伪。

为何民主国家对中国充满警觉?当然与中国的“形象”有关,而这个形象与它的专制独裁流氓本质是分不开的,即使百般化装也难掩盖它的本质;或者可以骗人一时,却难以永远骗人。目前“中国威胁论”的蔓延,不是别人对中国的妖魔化,而是中共在得意忘形时自己妖魔本质的暴露。在这个情况下,与中国关系太密切的港资、台资,难免因为被中国染红而引起外国的警觉,从而影响他们的海外投资。而这种警觉会因为中国霸权的日益嚣张而加强,特别是一旦中国的战争狂人挑起战争时,这些公司会因为与中国的密切关系而遭殃。此外,中国倾销产品等问题日益引起的国际纠纷,也会影响台资、港资。因此台、港企业在与中国独裁政权打交道时,必须掌握好分寸。

当然,中国将来也会运用如同TVBS那样在海外注册公司而混浠视听,然而这迟早是要被揭穿的,其他国家也不会像台湾那样忽视自己的国家安全,甚至还有内应。这点台湾自己需要检讨。@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香港焦点》凌锋﹕香港民主派对政改应有的对策
凌锋洛城首次演讲: 追求自由的人生
【凌锋专栏 】对等----吴钊燮到中国
蒋品超:凌锋的生与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