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蒋公分身李登科见证虎字碑古迹重回坪林乡

人气: 3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1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旭昇台北县十九日电)民国六十年代因警备总部开垦山区道路而迁移的台北县坪林“虎字碑”古迹,今天重返坪林乡茶业博物馆。回乡仪式中,邀请貌似蒋公的“分身”李登科到现场,与乡长梁金生一起见证历史性的一刻。李登科也与贵宾一起拓碑,让古迹落叶归根留下历史纪录。

坪林乡公所今天在坪林茶业博物馆中庭,举办“虎字碑揭幕仪式”,盛大欢迎虎字碑回乡。这一块古迹石碑,早期因为警备总部开垦山林,被迁移到台北市今国防部后备司令部现址。

今天也有许多艺文界人士到场观礼,包含中央警察大学教授吴彰裕、东北角风景管理处处长陈梅冈等人,现场还安排说唱艺术大师林明表演单口相声。

杨舒珊老师则表演“虎型太极”,以舞蹈语汇诠释虎字碑的书法艺术。

这座镇邪降魔的石碑,强健有力的“虎”字,刻在正中央,虎虎生风的字形,正气凛然。文史工作者吴彰裕表示,刘明灯书法写得很好,自己武功修为也很高,内力很稳,才能力断指尖,入木三分。

乡长梁金生还特地邀请“蒋公分身”李登科,代表警备总部把虎字碑还给坪林人,仿佛时光倒流。“蒋公”见证长达一百三十八年历史的虎字碑古迹揭碑。在揭碑的过程,现场施放干冰,烟雾中假蒋公看起来似乎真的活灵活现。

清同治年间,台湾总兵刘明灯为了镇邪,在淡兰古道草岭与跑马古道各立一座虎字碑,民国六十年代,警备总部为了开路,迁移跑马古道的虎字碑放在台北市后备司令部现址。另一块虎字碑,目前仍位于草岭古道。

虎字碑为刘明灯在台治事两年,所留下的文物之一。碑用“压地隐起”雕法,高一公尺三十三,宽七十一公分,左下款题:“刘明灯书”,下有二印,一刻“提督军门”,一作“斐凌阿巴图鲁” (即勇敢之意)。县府同意复制两座置于原址及国防部后备司令部,真迹存放于茶业博物馆妥善保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