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李远哲︰中研院也要世代交替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1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郭怡君、许敏溶╱专访﹞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回台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至上月中旬满十一年,他在接受本报专访时透露,中研院也需要世代交替,他明年10月院长任期届满绝不留任。

他还说,知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将兼任中研院基因体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与台湾合作研发对付病毒的疫苗,让中研院成长为能够吸引杰出人才加入、并让院内同仁有信心与全球竞争的机构,是他任内最感欣慰的事。以下是访谈纪要:

记者问:在院长第十一年的任期里,中研院有哪些革新和进展?

李远哲答:过去一年中研院基因体大楼落成、下设的育成中心展开运作,应用工程研究所筹备处转型为应用科学研究中心,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和蔡元培人文社会科学中心裁并为“人文社会科学中心”,法律学研究所、环境变迁研究中心、生物多样性中心也相继成立,都吸引不少杰出人才加入,这些都是院内整合的成果。为培育世界级大师,中研院还新推动了“深耕计划”。

问:基因体中心成立一年,有什么具体成绩?

答:基因体大楼没正式启用前,基因体中心的研究分散在生物医学、分子生物和生物化学等三个研究所,并建立了一些核心设施,就提最近的几个例子来说,陈垣崇领导的团队以突变老鼠寻找致病基因、翁启惠领导的抗SARS药物的研究和酵素抑制剂开发、游正博领导的干细胞研究等等,都有不少进展。

以生医所长陈垣崇为例,他的团队利用孔祥智负责的突变老鼠核心设施,发现“史蒂文斯 – 强生症候群”的致病基因,是全球针对这种严重药物过敏症第一个找到的基因标记,能据以研发用药前的筛检试剂,事前检验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好几家国外知名大药厂来接触,想买台湾的研发成果去发展试剂,但我们认为应由育成中心的衍生公司来作,虽然辛苦一点,却对台湾生技产业生根发展大有助益。

台湾过去有很多对生技产业的投资都失败了,关键在真正了解生技产业发展、判断何种技术值得设公司的人才不多,所以中研院近年来努力延揽。

基因体中心主任翁启惠就是研发和产业都懂的人才,何大一院士不但是中研院育成中心的顾问,也已允诺担任基因体中心的兼任(parttime )特聘研究员,未来他回台不再是蜻蜓点水的演讲和短期访问,而是真正跟台湾的人员合作研究,研发对付流行性感冒等病毒的疫苗,也将对生技产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问:“深耕计划”的由来和内涵为何?

答:台湾补助科学研究的系统没有很大的弹性,因此中研院规划一些能弹性使用的钱,希望本土能培养大师级人物,第一年从几千万开始,约有六、七个名额,由十五位海外院士专家组成独立评审委员会挑选适合人选,每年最高有五百万经费给得奖人及他领导的研究团队,且连续给五年,经费由院方编列预算,视实际需求弹性核定。

说起来这笔钱还是很少,但能够使有才华的人发挥。

总之,深耕计划就是希望让研究人员能摆脱制式负担,能更宽广、更自由地探究未知世界,进行更有挑战性的研究,只要有成为世界级大师的潜力,就好好支助他。

问:人才是台湾最宝贵的资源,国内在培养和吸引人才方面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答:过去一年内有不少杰出人才认为在中研院做研究也能跟世界竞争,所以愿意成为我们的一份子,我觉得非常欣慰。

有位美国一流大学的知名教授到许多国家访问过,也在中研院从事短期的合作研究,最后认为中研院原子与分子研究所的环境对他的研究是最好的,现在已成为该所第一位外籍特聘研究员。

最近生命科学领域吸引了较多人才加入,另有位很杰出的华裔教授也即将从美国回台当中研院应科中心的主任,显示大家对中研院最近的进步和将来的发展有很高的信心。

不过,海外人才纷纷回台,台湾在海外储备的人才就减少了,必须靠本土培养好人才来弥补,也要让优秀学生到国外去好好历练,然而上会期立法院竟删除教育部公费留学方案的八千万预算,很令人遗憾。

在加州,一九六○年代以后就有十二.五%的学生可进入研究型的加州大学系统就读,他们的高等教育是以加州大学、州立大学与社区学院三个级别办理的,但我国教育部定义的八所研究型大学一年总共只收一万两千人,只占应届高中职毕业生的四%,未来应努力提高比例,让十至十五%的学生能进入所谓研究型的大学,这样才能纾解部分升学压力,提供足够的人才给高科技产业。

问:中研院长以前无任期限制,但按修订后的中研院组织法,院长任期五年、可作两任共十年,明年10月您的任期就届满修法后的第一个五年,据了解有些院方人士仍希望院长留任,您会考虑吗?

答:我不会考虑,修法之后我就说过,修法前我服务过的七年算是第一任,只愿意再作五年算是第二任。

很多事情需要世代交替,中研院人才不少,不需要折磨一个老人家。

最近各所长都写了篇文章谈该所的现状与未来,以此为基础经深入讨论后,院方将把近三十个单位的论点集结成一本书,对中研院的发展与未来作一个方向性的总结,对内可凝聚共识,对外让更多人了解。

我希望让大家都知道中研院对台湾发展是很重要的单位,期待社会各界更关心中研院,使它能继续发扬光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