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之路﹙二﹚

——茫茫西藏路——

邱显德 撰文、摄影

人气 6
标签:

令世人望尘莫及的朝圣者
今日,艳阳高照,大地空旷无垠,寂寞的草原上,只有一朵云投下的影子在游移,天穹之蓝,几近失真,我们的车正行走在无际的荒原上。单调的景色持续一整天,正当昏昏欲睡之际,司机洛桑突然推了我一把,我即时醒来,前方出现了一阵阵的黄烟,时断时续,远看似有几个人在走路的样子,但又不像在走路,他们有时又整个人蹲了下去,看清楚后,才发觉不只是蹲,他们还整个人趴在地上。

我不懂他们这是干什么?洛桑说,他们是朝圣的苦行僧,他们用最虔诚的五体投地方式,以自己的身体丈量着朝圣的道路。

西藏人一生一世最大的心愿,就是到拉萨朝拜大昭寺的释迦牟尼佛,藏人看大昭寺,就像天主教徒看梵蒂冈,回教徒看麦加那般神圣。

洛桑下车,拿了一些吃的东西给他们,在朝圣的全程中,他们完全仰赖施舍。我好奇地靠近他们,也想借此难得的机会与他们说说话,没想到洛桑立即阻止我,他说,在磕长头跪拜的途中,旁人绝不能随便打扰,他们也不会与任何人说话,只是专心一念,心无旁鹜,且目不侧视,在他们的身上,我同时看到了残酷和伟大,也使我感觉到西藏的不可思议。

雪域西藏的朝圣行为,到底是从那一个时代起始的呢?从那一个人开始的呢?为什么要选择五体投地,这一含有自虐性质的苦行呢?我好奇问洛桑,他也一时说不出所以然来,藏族人认为非得如此,不足以表达最虔诚,最深切的情感和愿望。那种神圣之举,让人觉得伟大,觉得壮烈,在他们黝黑的脸庞上,写着的是朴实和勇敢。

藏传佛教徒坚信,朝圣能涤尽前世与今生的罪孽,增添无穷的功德,并最终脱出轮回,荣登极乐。因此,总是有数不尽的佛教徒,以独有的磕长头方式,俯仰于天地之间,向强磁场般的圣地跋涉。没有血肉之躯,便无朝圣之举,没有风尘仆仆,便无朝圣之途,不历经千辛万苦,并跨越真正的时空,就不会有心灵虔诚的朝圣。对于一个信徒而言,他们是可以用一生的时间,去认真面对朝圣的神圣之举。

在西藏有成千上万的朝圣者在各地漫游,他们从一个圣地走到另一个圣地,他们过着极端的漂泊生活,有时住在山洞或简陋的小屋,有时住在荒凉的草原,或是无止无尽的雪山脚下。他们不远千里而来,走一步磕一个长头,将他们的身心和大地贴在一起,和佛神贴在一起。尽管过程艰苦,但虔诚给他们力量,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丈量世界屋脊的每一寸土地,磕长头的人,满身是泥土,气喘嘘嘘,目不斜视,汗流浃背,有的前额已经磨出厚厚的一层硬壳,为了防止磕头把手和衣服磨烂,有的在腰间围了帆布或羊皮围裙,手上载着帆布或装上木板的手套。

他们大都皮肤黝黑,一身破衣旧衫,满脸风尘,披头散发,像蛹般一拱一拱地匍匐前进。裂开的皮肉,斑斑的血迹,几千几百公里的行程,经年累月的折磨和乞讨的生活。

他们的脸上,纵横每一条细胞都诉说着虔诚,他们的眼神总是迷茫,总是穿越了现实世界,而专注于遥不可及的未来时空,他们顶天立地,昂首屹立于荒野天地之间,此生早已空诸一切,更和世务绝缘,他们朝圣之心已飘然远去,眼前所见,只剩躯壳一具,身上尽是饱经风霜的痕迹。轮回的观念,让他们的修行,寄望于来世的命运改善,他们似乎对今世无所希求,始终认为生死轮回,还是来世重要。

藏族人,上自喇嘛,下至贩夫走卒、乞丐,一生中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朝圣,就是念经、拜佛。信仰的驱动力,战胜人间的艰难险阻,如在朝圣苦行的路途中死去,也是天意,更是一种无上的荣耀,可立即投胎转世,来世不会再受苦。

原来我就对藏传佛教充满好奇,如今目睹这感人的一切,心中有股难以名状的悲悯和感动。几千里路,就这样用身体一点一点地丈量过去,他们在大地上五体投地的前进,为的是要到达神灵那里,饱经风霜的脸上,每一条皱纹都是激动,一副严肃的神情,紧锁的双眉,有着深沉的目光,不论烈日当空,还是风雪弥漫,他们都得这样一丝不苟的匍匐前进,为信仰而艰辛跋涉的影像,看来何其孤独悲壮!他们一个个磕得四肢溃烂,额头鲜血淋漓,但眼里闪耀着宁静坚定的信仰之光,当我们的车子,在他们鲜血染红的路上行驶时,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茫茫西藏路——@(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茫茫西藏路——神秘西藏﹙四﹚
天河—雅鲁藏布江﹙二﹚
喜马拉雅﹙六﹚
西藏秘境(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