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大多次爽约 卑南文物归乡之路走了二十年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1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卢太城台东县十六日电)卑南文物知识‧全民共享系列一(历史篇)卑南文物的归乡路走了二十年,台东民众对国立台湾大学的情感也这样逐渐的流失,从刚开始携手抢救文物的革命情感,变成期盼、落空、失望、到最后的“不相信”。

民国六十九年南回铁路施工时,在台东新站后方的调度车场发现卑南文化第一批文物,当时的台大人类系教授连照美、宋文薰等人带领台大人类学系学生前往抢救,总计挖掘出二万多件的古物。

当时教育部为了抢救卑南史前文物,委托台大人类学系进行挖掘,由于台东没有适合的存放地点,因此,委托台大暂为管理,没想到,这些文物“离乡背井”一待就是二十几年。

最近十几年,台东民众不断透过民意代表、教育部、史前馆向台大施压,希望让滞留的卑南文物回到台东。台大和教育部多次爽约,最后台东民众的期盼还是落空。

第一次是民国八十九年十月三十一日,在教育部强势斡旋下,台大与史前馆签署五点协议,内容包括古物保管权归双方共有,史前馆三个月内提出开馆展示清册,由台大先行移转,让文物在九十年七月十日回娘家,参加开馆的盛事。

当时,由于时间紧迫,史前馆仅要求商借四件陶偶、以及九连环和人兽玉玦各一件,总计六件精品。结果台大以作业太慢,无法让文物在开馆之日送回。

第二次是民国九十年七月十日的开馆之日,当时教育部长曾志朗允诺,民国九十一年的中旬以前一定让卑南文物回到台东,结果希望依然落空。

第三次是黄荣村担任部长,参加台东国中小校长座谈会时,也允诺“卑南文物”会回到出土地。

接着是去年八月初,台大接获教育部存证信函时,立即以电话告知教育部,愿意协商归还事宜,史前馆则于九月十六日寄给台大的协议书,协议在去年十二月中旬让一百五十箱的文物先回台东。正当台东民众期盼这一刻到来,史前馆准备“五星级”典藏室迎接时,希望还是落空!

这一次,台大已经明列时程,但台东乡亲认为,要还就要快,且是一次还清,不要分阶段再拖了。离开台东的二万多件卑南文物,归乡之路走了二十几年,而这些文物,早就应该属于台东、国人共享,而非仅留在台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