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币升值纺织业面临杀价竞争成本增加双压力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戴海茜台北五日电)开春之后,新台币升值的速度惊人,投机客已直接喊到30元大关,对以外销为主的纺织厂来说,不仅要面对全球纺品配额取消所带来的全球成衣业杀价竞争,如今又得面临新台币的升值导致营运成本大增,业者认为,新台币若续攀升,将致业者陷入更严重的经营困境。

去年新台币升值 2.27元,升值幅度达6.67%,今年首两个月即再升值0.88元,且以目前升值加速走势而言,已有业者预估, 3月底30元大关能否力守将值得观察。

工研院ITIS(产业技术资讯服务推广计划)资料显示,从纺织业出口值结构上来看,以布类出口比重最大约占6成,影响层面最大,其次为纱类占近2成,成衣类占1成多,纤维类及服饰品类则占不到1成。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香港、越南、中国大陆是台湾布类前3大主要出口地区,这3地区共占台湾布类总出口金额的近5成,可见得其对我外销的重要性。

新台币升值的情况下,纺织业或多或少需要负担新台币升值所带来汇兑损失和订单的减少,其中以占外销比例最大的布厂可能受到的负面影响最为明显,甚至会压缩其利润空间。

台湾区制衣公会理事长蔡昭伦日前指出,新台币兑美元累计涨幅达8%-10%,但成衣业的毛利根本没有 10%,尤其是购买本国原物料做 3次加工出口的产业,更为不利。

现在台币变大,买本国原料加工出口不划算,逼得业者必需向外购料、生产,环顾亚洲其他国家汇率走势,菲律宾披索升值约2%;柬埔寨一向以美元计价,视同相对贬值;人民币则是不动如山,台湾出口厂商压力可想而知。

蔡昭伦认为,若新台币持续升值,最后可能逼成衣业仅存的营运总部也要出走。

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董事长黄耀堂也强调,新台币兑美元若能守住30元以上,则算较为安全,不过目前市场已有传出新台币将升值至27-28元兑1美元,这将对纺织产业造成相当大冲击。

以目前新台币兑美元这种价位,不少中小型企业的纺织厂根本将所赚的钱全部侵蚀在汇率上,大型厂商因有避险,所以还好,不过若新台币持续升值,对纺织整个产业冲击就会相当大。

黄耀堂说,台湾有 92%厂商为中小型企业,在新台币预期升值心理浓厚下,操作远汇避险成本激增,一般小厂根本没有能力作避险,若尚未在全球配置产能的厂商,现在这个汇率,根本就几乎已经亏钱了。

不过从两大成衣厂台南企业(1473)及聚阳(1477)而言,公司均认为影响有限,其中台南企表示,该厂出口成品全数采美元报价,惟原料采购上,因有 50%布料来自国外进口,也以美元付款,另外20-30%,亦为美元支付海外代工厂成本,因此暴露于汇率风险中的部分,仅占营收的20%左右,所受影响有限。

惟台南企也坦言,新台币的走升,也将减缓营收成长动力,惟今年全年系以新台币平均波动区间31.5至32元区间估算,因而 20%的年增幅度,已将此因素考量在内,预期影响有限。

聚阳表示,该厂产品也全采美元报价,而在全球布局下,成本支出也有 70%系以美金付款,暴露在汇兑风险下约占营收30%。

聚阳今年财报编制,系以新台币兑美元 1:31.4元估算,今年上半年在热钱涌入下,新台币势必升破31元价位,不过下半年升值状况可能趋缓,对公司来说,EPS可能影响0.2%。

由于全球纺品配额全面取消,全球成衣业杀价竞争加遽,成衣业很难力保“微利”,如今又得面临新台币升值的压力,台湾厂的营运成本大增,不少业者预期,最后可能逼成衣业仅存的营运总部也要出走,因此期盼政府应该重视新台币升值对外销产业的冲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