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反家暴 妇女团体吁落实家暴服务功能

人气: 1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钧凯台北五日电)台湾家暴案件时有所闻,但在政府组织精简影响下,许多家暴防治机构却面临裁撤或缩编命运,妇女团体趁妇幼节前夕提出呼吁,要求政府应重视并落实中央及地方家暴中心服务功能。

根据现代妇女基金会统计,去年台湾共有五百零三件家暴案件,平均每个月发生四十二件,总共造成一百五十七人死亡、五百四十九人轻重伤;其中近五成受暴妇女至少忍受十年以上的暴力伤害。

尽管统计数字令人触目惊心,但在政府现行组织改造的规划中,却计划要把行政院内政部家暴性侵害防治委员会,及各地方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予以组织、经费与人力精简,此举引发不少妇女团体反弹。

现代妇女基金会董事长潘维刚表示,政府既然已经订定有“家庭暴力防治法”,就应该遵循法令保护受暴妇女、受暴孩童的精神,彻底落实各级地方政府暴力防治中心的服务功能才对,而不该为精简人事、组织,而牺牲原本已是社会弱势族群的家庭暴力受害者。

基于协助民众妥善处理家庭内,不论是夫妻、婆媳或亲子间的家人紧张关系,她说,政府都应该更加重视、并加强家暴防治中心所能提供的咨询、协调及提供庇护的功能,而不是反而去削弱它。

潘维刚并以日前引发社会热烈讨论的邱小妹妹案件为例指出,别让家暴的问题仅仅成为受暴妇女的责任,如果社会期待一个受暴母亲勇敢站出来求助,而非死守家中承受暴力威胁,那么就更需要民众、司法、警察及社工等各方面社会及政府资源的积极投入。

台北市政府社会局长薛承泰说,家庭暴力是种看不见的犯罪,正因为施暴者与受暴者间的亲密关系,在受暴者“家丑不可外扬”、加上邻居间“莫管他人闲事”的心态影响下,往往等到家暴案件浮出台面、被社工介入辅导时,都为时已晚,并造成相当大的伤害。

他建议,应该秉持社区守望互助的精神,建立所谓的“婆婆妈妈志工”,有效发挥邻里间“鸡婆”、“管闲事”的功能,利用左邻右舍的紧密关系,建立家暴高危险群的家庭资料库,进而有机会能预防潜在家庭暴力案件的发生。

薛承泰说,以往民众听到隔壁邻居在争吵,总会有外人不该介入的心态,等到争吵结束、安静后,就以为没事了,却很少有人会去想想,这安静背后究竟是真的纷争平息了、还是代表着另一件家暴案件的发生呢?

他呼吁,民众都应该要有不怕麻烦的勇气,也许小小一通鸡婆的报案电话,正是帮助一个家庭免于暴力伤害的大救星也说不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