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拼贴槟榔摊 解读西施像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9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苏孟娟台中报导〕槟榔西施是台湾特有文化,艺术工作者吴琼华利用这种文化,推出槟榔西施装置艺术展,利用百余幅槟榔西施图像拼贴、组合成的槟榔摊,呈现女孩们为拼业绩比清凉、比大胆的实况,盼借此项创作点出当代女性依旧被物化的扭曲社会现象。

吴琼华有鉴于台湾兴起特有的槟榔西施文化,让卫道人士大感不以为然,甚至引起外国人好奇,从一九九五年起,投入研究槟榔西施文化,费时两年访谈一百位槟榔西施,将观察心得融入创作中,近日在台中市文化局推出特展。

吴琼华利用拍摄百余名槟榔西施们的照片制成灯箱,在展览场内组成槟榔摊,并请来一名槟榔西施坐在摊位内观看,进行装置艺术展,另有多幅利用彩墨绘成的“台湾芭比图”,展现槟榔西施为了拼业绩,形成各式奇装异服,也成为另一种形式艺术等。

吴琼华说,外界普遍对槟榔西施投以有色眼光,但是根据她访谈的经验,多数女孩的想法均极单纯,纯是为赚取生活费,有的是因只有国中毕业,找不到合适工作,又不能赋闲在家,只好从事槟榔西施工作;有的因工作轻松赚钱容易;也有部分槟榔西施因是中辍生,在学校成绩不好,又得不到家人肯定,投入槟榔西施行业除能自力更生外,更能从客人注视眼光中获得自信。

吴琼华指出,在父权社会及消费族群主要来自男性下,将原本应只是单纯职业的槟榔西施,扭曲成被观看、被物化的现象,在男性消费者的强势消费主导下,西施制服愈见火辣,有的甚至透明薄纱下只着丁字裤,以春光外泄拼业绩。

以槟榔西施图制成的槟榔摊及有槟榔西施置身其中的装置艺术,除呈现该种职业百态外,也呈现置身于这种扭曲文化下的工作者无法自主的无奈,更盼让参观者能从中获得省思。

——————————————————————————–

小伶的故事

〔记者苏孟娟╱台中报导〕为了谋生,现已廿三岁的“小伶”在十七岁时,加入槟榔西施行业,却在担任槟榔西施的一年里,饱受异样眼光,让她下定决心脱离,如今已是国立大学学生的她,并不避讳提起这段经历,她说,从这项工作学会拒绝诱惑,甚至懂得更看重自己。

小伶十七岁时因与父亲发口角被赶出家门,晚间在高职上补校的她,白天虽担任工厂作业员,但万余元的薪水难以支付生活费及学费,在好友的介绍下,因为供吃、供住,且薪水是作业员的两倍,加上又能打扮青春亮丽等因素,让她决定加入槟榔西施的行列。

小伶说,原本她的打扮只算清凉,但在同业竞争及同事业绩比较的压力下,她只好跟着愈穿愈短、打扮愈来愈露,以冲出业绩,一天八小时的工作,只为卖出更多盒槟榔,以争取业绩奖金,她的投入也让她拼出一天卖出百盒的佳绩。

但因穿着清凉,难免遇到不少顾客借机吃豆腐,还有露鸟侠前来骚扰等困扰,有时与自己年纪相仿的青少女路过,还会对她投以不屑的眼光,甚至有人会当面说起闲言闲语等。

小伶说,起初她学会充耳不闻,每天上班前再三告诉自己,这个工作只是作为未来更上层楼的跳板来心理建设,并说服自己继续工作,一次听到好朋友的家人因她的职业,反对朋友与她来往后,才让她决定改变。

当时白天看尽各种脸孔,只有在晚上到学校时才能心情沉淀,原本成绩就不错的她,毅然决定继续学业,辞去槟榔西施的工作后,经过三年的休息及准备后,她顺利考取国立大学,享受单纯的学生生活。

从不避讳谈论这段经历的小伶说,在从事槟榔西施的工作期间,也面临到不少诱惑,包括吃摇头丸等,幸好她很清楚自己的方向,学习拒绝诱惑,甚至学会更看重、尊重自己,读财务管理的她,未来希望能再攻读硕士,让自己建立更多专业能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