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传承牵罟 嘉义县渔民修补六百公尺长罟网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2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江俊亮嘉义县二十日电〉消失了半个世纪的台湾沿海“牵罟”活动将于二十六日重现嘉义县布袋镇好美里海滩,渔民们今天开始整理一张六百公尺长的罟网,希望让这项具有浓厚人情味的传统渔村文化永续传承。

布袋镇渔民蔡长明指出,“牵罟”是昔日渔民协力牵网捕鱼的意思,早期每逢鱼汛季节来临,沿海居民就分派人手,全天候守在海边,等到发现鱼群出现时,就出动竹筏、舢舨火速出海,撒下重达五百公斤〈不含绳索重量〉、长达两百丈的罟网包抄鱼群。

这时,留在岸上的老幼妇孺个个都腰缠短绳,等待舢舨将鱼群驱赶入网后,再齐声吆喝,同心协力将罟网拉上沙滩,只要有出力的人,不分男女,都可分得一份渔获,因此“牵罟”又称“倚绳仔分钱”,也有“牵罟有人有份、大肚分双份”的俚语流传至今。

现年七十岁的蔡长明表示,他记得小时候,经常看父亲、祖父与村民一起到沙滩牵罟,男人负责出海捕鱼,女人就负责修补鱼网,这项传统直到他十四、五岁时,才逐渐被其他捕捞方式取代,算一算“牵罟”活动已经消失五十多年了。

他说,以前罟网是由村民合力制作,制成一张罟网,大约需要一年半的时间,所有材料都是就地取材,连网绳也是取自茶树树皮浸水泡软后,再依需要,搓揉成粗细不一的网绳。通常牵罟在清明节前开始,这个时节气候温和,鱼群种类多,又刚好在产卵期,因此鱼儿特别肥大鲜美。

为了让后代子孙体验先民捕鱼的辛苦及捕鱼文化,布袋镇好美里太圣宫将于二十六日举办的“妈祖文化季”开幕活动中,在好美里海滩举行“牵罟”活动,有兴趣“牵罟”的民众可洽太圣宫,电话:〈○五〉三四三一七一四、三四三三八三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