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奉献台湾 8外籍修女无怨尤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22日讯】〔自由时报记者张存薇╱台东报导〕天主教圣十字架慈爱修女会庆祝五十岁生日,在上千位教友的见证下,八位“把台湾当做自己故乡”的外籍修女昨天获颁台东县荣誉县民证书,她们由瑞士、奥地利离乡背井,在台湾牺牲奉献长则四十二年、少则廿年,可以说,一生的青春岁月都无怨无悔地给了台湾。

五十年前的台东交通不便,医疗技术非常缺乏,乡村与山区根本没有医生、诊所,一九五五年5月5日第一批四位圣十字架会修女到后山服务,半个世纪以来,陆续有卅五位具护理或教育背景的外籍修女到台东偏远地区提供医疗、教育及生活上的协助,目前共有八位继续服务,而本地籍修女则有十八位。

昨天上午,上千位教友齐聚宝桑国小礼堂,在天主教花莲教区主教黄兆明、辅理主教曾建次的带领下,首先举行感恩祈福仪式;接着十八位本地籍修女为外籍修女们戴上象征友谊、祝福、荣耀的花环,外籍修女们则将薪传的烛火交给年轻后辈,勉励她们继续服务之路。

县长徐庆元一一颁发荣誉县民证书给八位修女,感谢她们长期以来对台东无私的奉献。

八位外籍修女中,有六人曾获得医疗奉献奖,其中马惠仁、陶慧音、葛玉霞、石秀玉、宋玉洁、布素曼、饶培德均来自瑞士,待最久的布素曼七十岁,在台东四十二年,年纪最长的石秀玉七十八岁,来台湾也有四十年,而最年轻的裴彩云来自奥地利,五十一岁的她在台东也已度过廿年的青春岁月。

此外,受到修女们精神感召,宏国关系事业林堉琪先生纪念基金会董事长林谢罕见、绮丽珊瑚公司董事长洪明丽分别捐出十万元基金,首泰建设公司董事长罗李阿昭则捐出五万元基金;林谢罕见指出,是怀着欢喜心、感恩情参加这次活动,希望帮助更多有需要的台湾人民。

视病如亲 姊妹大爱不怕苦

〔记者张存薇╱专访〕天主教圣十字架慈爱修女会八位外籍修女为台东奉献青春岁月,以无私的爱走遍每个山区偏远部落,视病如亲,就像“7-11”不愿休息;她们把台东人当自己家人、把台湾当做自己的故乡,看到病弱者逐渐康复、变得快乐,她们也觉得快乐无比。

圣十字架慈爱修女会台湾分会长高素云说,三、四十年前台东交通不便、医疗设备不足,当时偏远山区路又小又窄,就像“山羊小道”,修女们必须走上好几小时的山路,才能探访病人;晚上没有电灯,只能靠着水力简单的发电应用,困难的环境无法浇熄修女的热情,她们不怕苦、无怨无悔的付出。

她指出,修女们虽然一周可以有一天私人活动时间,但她们大多放弃休假,照样投入照顾身心障碍者、老人、病人的工作,病人身上又臭又脏,她们仔细清理,眉头也不会皱一下。

六十二岁的宋玉洁说,廿六年前她一句中文也不会说,听说台湾偏远山区需要护理人才,她因此到了台东,苦练了两年中文,才开始服务工作。

她回忆,十年前救星教养院设在大武山区,到台东交通不便,有的孩子甚至病重在送医途中就死亡,让人很舍不得,也只能擦干眼泪坚持下去。

与宋玉洁一起工作的修女李玉枝说,宋玉洁对病患很有耐心,只要有需要,再怎么晚、再怎么累都会赶到病患家中帮忙。

她说,去年耶诞节晚上,一名住在山区的老人导尿管有问题,宋玉洁二话不说,开了一小时山路赶到他家处理,才刚离开,老人家又打电话要求协助,前前后后三次才搞定,宋玉洁始终和颜悦色,也因起赢得大武乡亲的认同,把她封为“7-11”修女。

高素云指出,修女们的信仰十分坚定,这点也让人很感动,她举例说,廿多年前,位在尚武的天琪幼稚园只剩十三个学童,一度面临关门危机,就是因为布素曼的坚持,硬是撑下去。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