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同:穷人陛下

从德蕾莎修女的一封谢函想起
李家同
font print 人气: 81
【字号】    
   标签: tags:

德蕾莎修女以前给我的信,在那些信中,她用了His Poor(穷人陛下)这两个字。

今天早上,从电视新闻中得知,德蕾莎修女去世了,我不禁想起了最近的一件事。

大约一年以前,我的一位读者来看我,他是一位工人,只读到了小学毕业,经济情况当然也不是很好,可是他有看书的习惯,所以他每周必定会利用周末去图书馆借书看,也就是这样他经由我写的书中知道了德蕾莎修女。

这位读者问了我一些问题,临走时,他说他很敬佩德蕾莎修女,也会捐一笔钱给她,可是他现在没有钱,等他聚足了这笔钱,他就会交给我,由我转给德蕾莎修女。

半年以后,我果真收到了一万元台币,我将它换成了一张美金支票,寄给了德蕾莎修女,同时附上了一封信,信上说,请你开一张收据来,同时也请给捐款人写封信,谢谢他因为他不是有钱人,他是一位工人,这些钱都是他聚了很久才聚到的。

德蕾莎修女的回信中,除了收据,还有一封亲笔签名的谢函,我将谢函转给读者时,告诉他这封亲笔签名的谢函是很值钱的东西了。

值得一提的是德蕾莎修女在信中所用的尊称,英文中尊称一概用大写来表示,总统是president,可是你如果提到李总统,那个P就要大写,英文中对国王的尊称是His Majesty(国王陛下),其中H和M都要大写。

德蕾莎修女的信里当然提到了穷人,英文的穷人是poor,而德蕾莎修女将其中的p大写了,因此穷人变成了Poor,我当时就想起了德蕾莎修女以前给我的信,在那些信中,她用了His Poor(穷人陛下)这两个字。

我们天主教徒常常谈耶稣或圣母显灵的事,我的那位读者曾经问我这个问题:德蕾莎修女有没有看见过耶稣显灵?我告诉他,德蕾莎修女曾经很明确地告诉大家,她没有见过耶稣显灵,可是每次她看到穷人,她就看到了耶稣基督。

很多人替穷人服务,总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总让穷人感到他在施舍,德蕾莎修女却是一个真正尊敬穷人的人。

我离开加尔各答的那天早上,旅馆门口又多了一个老人乞丐,他衣不蔽体地躺在地上,已经是病得奄奄一息了,有一位日本义工,单脚跪下,握住了这位老人的手,等待计程车来。他为什么单脚跪下,无非是表示对这位老乞丐的一些尊敬吧!这位日本义工大概二十岁左右,大学生,大个子,一定超过了一百八十公分的高度,他坦白承认他爱玩,我也两次见到他在街上喝啤酒,可是他说他看到了乞丐,马上就变成了严肃的人,他说他属于叛逆型的年轻人,很不愿意表示对别人的尊敬,可是当他看到垂死的穷人的时候,他会很自然地跪下。

德蕾莎修女对穷人的尊敬,是很不容易被世人所了解的;可是她的所作所为,显然都基于这一点,很多人最多能够同情穷人,可是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如此勇敢地面对骨瘦如柴的乞丐,更少的人敢深入人类最肮脏、最悲惨的贫民区。德蕾莎修女之所以如此勇敢地面对这个悲惨世界,完全只因为她对穷人有一种出自内心的尊敬,她之所以要过非常简朴的生活,也是由于她对穷人的尊敬。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人类前百分之二十的高所得者,他们所拥有的收入是人类全部收入的百分之八十三;而后百分之二十低所得者,收入是人类全部所得的百分之一点四,两者比例是六十比一。换言之,五十七亿人类中,至少有十二亿人是生活在赤贫之中。而在台湾的我们,已经挤入了人类中的前百分之二十。

我真想找一位画家,替我画一幅画,画中有一位年轻人,单脚跪下,握住一位垂死老乞丐的手,这应该是我对德蕾莎修女最恰当表示追思和怀念的方法了。@(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他的工作日志上写得一清二楚。人是有自由意志的。行善或行恶,都是人自己的事,你如立志做好人,就可以成为好人,你如冷酷无情,实在不该怪别人。
  • 那些可爱的瓷娃娃到那里去了?我不敢问,因为答案一定是很尴尬的。
  • 在英文,“约翰陶士”代表无名氏的意思,至于他的住址和电话,他一概都不填,我们问他,他就是不肯回答。
  • 我看不出人是白人,还是黑人。对我来讲,我只知道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 我仍然认为节俭是美德,我希望经济学家们能设计出一种建筑在节俭上的经济体系。
  • 我太太说“老头子,面只能吃小碗了,钱却要拼命地赚,我问你,我们赚这么多钱有什么用?连吃都吃不下了。”
  • 老张的葬礼,来了一大票名医,他们都面容严肃,我们这些人看了这么多的名医,更加深一个疑问,为什么老张走得如此之快?
  • 一位记者介绍一个台湾富有家族的墓园,这个墓园背山面海,气派非凡,记者说所有的风水师都说这个墓园风水好,难怪他们如此有钱
  • 小小地球之上,富翁与乞丐共存,是一件羞耻的事


  • 希望我们的小学,国中、高中以至于大学能够毫无保留地接受盲人学生,使他们能像普通同学们一样地接受教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