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保护大地 狮友炼菌种稻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26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葛祐豪╱高雄报导〕有感于台湾农作物过量施肥与喷洒农药,高雄一群狮友提炼出可以抑制破坏虫卵的本土生物菌,不须喷洒农药、不须施肥,实验结果证实,生产的有机稻谷与果实都比较饱满,色、香、味俱佳,连农民都大吃一惊。

从事金融保险业的国际狮子会300E1区秘书长林裕峰,一年多前与一群各行各业的狮友闲聊,提及目前台湾的农作物拚命施肥,造成土壤几乎呈“半死”状态,加上农药的泛滥,使得民众对本土农产品逐渐失去信心。

不久,一名在屏东生物科技园区从事酵素生产的狮友陈洋信,成功从实验室培养出液态的生物菌,他认为有助于改善各式农作物的生长情形,开始尝试介绍给农民免费使用。

这群狮友利用假日走遍台南与高雄的农地,征得农民的同意,借了农地一角做实验,包括台南县玉井乡的芒果园、楠西乡的地瓜田、高雄县大树乡的高丽菜与凤梨园,都有狮友的足迹。

一年来的实验成果,证实生物菌确实有改善农作物生长的效果,一般的芒果切开后放进冰箱,一天后可能发黑,利用生物菌种出来的芒果,不仅不发黑还有果酸味。

高丽菜的情况也相同,吃起来格外青脆,与高山菜的味道相近﹔地瓜则是又Q又甜,富含淀粉质,农民都啧啧称奇。

狮友们信心大增,今年初将实验目标扩大到水稻,选择高雄县林园乡一处稻田,前两天陆续收割,平均每分地可收割两千零三十台斤,隔壁以传统方式耕种的稻田,每分地才收割了一千三百台斤。

在林园乡种了一辈子田的黄姓妇人说,今年天候不佳,碰到两次寒流,农民拚命施肥,她的稻田已经算大丰收,每分地可收割一千四百台斤,没想到这群“门外汉”种出来的稻米,不仅稻谷饱实,还足足多了她六百台斤。

为了证明稻米的品质,狮友们已将样品送往毒物局化验,如无意外应可过关,他们强调往后都要吃这种有机米。

狮友表示,他们研究生物菌,最主要是疼惜台湾这块土地,不忍心这块土地继续被蹂躏,希望与农民一起维护它、爱惜它。

别再拚命施肥 让土地活起来

对农业改良相当有兴趣的狮友陈洋信指出,事实上,每块土地都有一定比例的生菌数,却因不当种植与荷尔蒙的大量使用,使得生物菌逐渐减少,而狮友们的作法,只是希望让民众和农友有新的栽种选择。

陈洋信强调,其实生物菌由来已久,台湾也有不少人从事研究,但因利益上的冲突,加上缺乏农会系统的支持,因此到目前仍无具体成绩。

陈洋信说,液态生物菌的稀释比例依各种不同的作物而有差别,使用方法除了直接加入水源头灌溉,还可喷洒在枝叶上,不须洒农药、施肥,农作物就能长得茂盛。

陈洋信强调,虫是因为多余的肥料而造成,过多的肥料产生过量的虫,渗入土壤内更难分解,台湾的农民必须改变“拚命施肥”的旧观念,才能让土地继续长出生菌,土地才会活起来。

经过实验后,陈洋信确定生物菌可以抑制破坏虫卵,实验组的农作物完全不用杀虫剂,却很少发现虫卵,他说:“除虫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让虫长出来,而非事后杀虫。”

不过,台湾目前对生物菌的界定处于模糊地带,既不属于农药也不归类于肥料,陈洋信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支持生物菌的研究,厘清生物菌的确实功效,如此对发展精致农业应有助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