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家糊口的手艺人 修脚师傅王子龙

五岳散人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6月9日讯】2000年12月,北新桥浴池的修脚师傅王子龙下岗了。据王师傅自己说,当时有整整两天没有合眼。孩子要上学、家里要生活,没有工作就全没了着落。王师傅1979年从河北定兴来北京“接班”的时候只有十五岁,工作的地点就是浴池。来了就被分配去学修脚,一直干了二十五年,也没有别的手艺。四十岁的时候没有了工作,手里还就是这点手艺,怎么把日子过下去呢?

想来想去,只有凭自己从王麻子剪刀店买来的一套十八把的修脚刀,可以让自己养家糊口。不过,王师傅在这里碰上了第一个困难。

创业

王师傅想用自己修脚的手艺来挣钱,结果发现这个手艺其实不是一个独立的行当。准确的说,是在工商管理部门的行业登记上,这是浴池的一个附属服务专案。如果不是一个独立的行业,就没有办法申请营业执照,没有营业执照就不能正常的开业。王师傅郁闷坏了。

可是手里的钱一天比一天少,总这样也不是办法,找工作又发现自己的岁数已经不被接受了。王师傅两天没睡着就是那时候的事。

无奈之下,王师傅只能与一个美容院进行合作。美容院管头上的事,王师傅就为大众的脚下服务。找王师傅修脚的都是老顾客,王师傅怕这些老顾客不知道自己到了那里,就在已经关门的浴池门口贴上一个启示。这个美容院也是在胡同里面,但那些老顾客还是逡巡着找来了。

最开始的时候,王师傅很惶恐。合作是要交钱的,在浴池工作虽然工资很少,但那是挣钱,而且还有各种保险或者福利在后面,不用担心生病什么的。一旦这些东西都没有了,就象赤身裸体的走在街上。何况自己所操持的这个行当,还不是能拿到营业执照的行业。

不过,随着老顾客一点一点的回来,王师傅的心里塌实多了。跟美容院合作的第二年,从事“顶上功夫”的美容院经营不下去了,王师傅这个“脚下功夫”倒是越来越红火。结果合作关系虽然还存在,只是合作的方式有了变化:王师傅开始交美容院的房租,成了这个美容院的主要经营者,而美容院的“顶上功夫”成了陪衬。

到了这个份上,王师傅终于可以松口气了。不料,“城铁”动工以后,那个美容院被拆迁了,王师傅又受到了一次打击。但这时候的王师傅已经不是刚刚下岗的时候了,虽然依然在担心是不是可以独立承担房租等问题,对自己手艺以及老顾客的忠诚还是有信心的。他开始在附近又找了一个胡同里面的门脸房子,在老顾客来的时候,就把地址告诉他们。结果故事又重新开始了一次:老顾客在美容院关张后,纷纷找到新开的这个二十多个平米的小店里。

在开新店的时候,修脚依然不是工商部门认可的一个行业。在合作美容院的时候,有个美容的执照还好办,这次连这个执照都没有了。好在王师傅有个咨询的执照,就当作健康咨询来经营。虽然大致还算符合手续,但总觉得差点什么。直到2003年的时候,修脚才正式成为了服务业的一种,王师傅马上就办了一个新的个体营业执照。这块心病终于算是去掉了。

开自己的店虽然是好事,看着老顾客又带来新顾客,生意越来越好的时候,王师傅虽然很高兴,但心里的担忧还是时不时的浮上来。他说:“每天忙也担心,闲也担心。忙的时候看见一排人坐在那里等,担心;闲的时候,没有生意更担心。”

修脚这个行当

王师傅干这个工作已经二十五年了,他的小店的东西很少,只有几张沙发、一盒子修脚刀,还有点棉球、酒精、碘酒什么的。他没有带徒弟,据说他那批“接班”来的人,就是这个行当里最后一批跟着师傅学手艺的徒弟。

说到这个行当的渊源,王师傅怎么也不肯说到底是什么时候传下来的。他说那些师傅们说的都不靠谱,不靠谱的事就不要问了。干这个行当的人,当年基本都是河北定兴人。可能是当初这个地方的人开始操这个行业的人比较多,后来就成了产业优势。

他说这个行当其实就是靠食指、拇指的两个关节用力,胳膊是绝对不能用力的,否则顾客的脚就悬了。别看这东西简单,当年一样要练基本功,是拿竹片来练的。一层一层把竹片削薄,“跟当年剃头的拿冬瓜练手艺是一个意思。”他的修脚刀一共有十八把,常用的其实就是那麽6、7把。王师傅很看不起发明修脚机器的人,他认为每个人的脚都不一样,一个机器不能适合所有人的脚。

好象现在没什么人愿意做这个工作了。王师傅的小店里,也曾来过几个人,问他是不是要带徒弟,王师傅都谢绝了。他认为,老顾客就是冲他的手艺来的,让徒弟去修,老顾客不会满意。只要这种不满意多了,就等于把自己的饭碗给砸了。王师傅的小店价格不高,比那些洗浴中心的价格低上三成到五成。他觉得自己的顾客大部分是老年人,价格的承受能力比较差。低一点价格可以让自己总有收入,只要有收入就保证了自己的饭碗。

王师傅对于这个行当的前途还是很看好的。他说现在的女孩子都穿高跟鞋,就是不让她穿都不行。那鞋现在穿着好看,到四十岁以后脚肯定会出毛病。医院虽然也能治疗,但这毛病除非是不走路,否则总会发作。只要这社会上还有高跟鞋,还有那麽多人走路,王师傅就不怕自己再次失业。当然,前提是自己的手艺足够好。

这个家

王师傅一家三口人,王师傅的妻子也是某浴池的员工,现在也下岗了。她在小店里给王师傅帮忙,打个下手儿。他们的女儿已经在上初中了。一家三口的生活全靠王师傅的那套修脚刀。

王师傅说自己的女儿很懂事,但他在自己开店前,从来就没告诉过女儿,自己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后来女儿知道了,也没觉得有什么异样。王师傅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

王师傅说自己其实不是很喜欢这个行当,但凭手艺吃饭其实也没什么选择的余地。干了这么多年了,现在学什么其他手艺都有点晚了。当初人家听说王师傅是干这个的,都不愿意嫁给他。为了找媳妇,王师傅曾经有一段时间不修脚了,在浴池当服务员。等娶了媳妇以后,才重操旧业。而这个行当能够养家糊口,那就要干下去,还要把这个手艺琢磨的更好。“我们是手艺人,凭这个吃饭。”所以,王师傅除了中国新年从来不休息。他今年很高兴,这个中国新年足足的休息了七天。而在刚开始的那段时间里,最多也就休息过四天。王师傅的店从早上8点一直营业到晚上8点,每年营业358天。他说自己其实是违反《劳动法》的。不过,这个店里他既是老板也是唯一的雇员,不会自己去告自己。

在整个采访的过程中,王子龙师傅总是在观察记者的脚,弄得我很不好意思。临走的时候,王师傅说他自己这几年挣到的钱,比前面那二十年都多,也算很知足了。“手艺人,不指望发大财。”在这个采访过程中,他始终在强调自己是个凭手艺养家糊口的手艺人。

──转自《百灵社区》(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五岳散人:重读《天龙八部》
一个“自由主义者”的“三个代表”精神
关于罗大佑能说点什么呢?
五岳散人:头发与公民社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