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表演艺术年鉴改版 工具书新定位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1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蓉台北十七日电)表演艺术出版品常是叫好不叫座,能长时间维持并不容易,两厅院推出的“表演艺术年鉴”是少数能维持十年以上的表演艺术出版品;最近两厅院将这本年鉴改以研究用的工具书定位,重新推出,提供相关领域读者最新趋势资讯。

国立中正文化中心(简称两厅院─“表演艺术杂志”所出版的“中华民国表演艺术年鉴”,自民国八十四年出版以来,一直是台湾表演艺术界重要出版品。今年迈入第十本的“表演艺术年鉴”,两厅院艺术总监平珩日前特别介绍崭新改版内容,全新改版的“中华民国九十三年表演艺术年鉴”,以一本研究用的工具书为定位,重新出发。

在台湾“表演艺术年鉴”是少数维持十年还能继续出版的年鉴之一,主要内定是纪录台湾表演艺术各领域当年的创作与生态变化。

经过近九年的发展后,鉴于台湾表演艺术环境有重大变化,过去年鉴的编辑结构,偏重各艺术领域发展的论述,然受限于撰述人的居住地理及观察过程中个人主观的限制,难以客观呈现每年表演艺术环境的演变及环境生态轮廓,从而发挥年鉴的工具书本质。

因此,去年两厅院特别委托表演艺术联盟重新提出年鉴“工具书”的研究架构与企划,希望透过研究小组系统化地收集演出资讯、出版资讯及相关数据,呈现当年台湾表演艺术的客观轮廓。

新版“表演艺术年鉴”在架构上参考了“文学年鉴”、“公共艺术年鉴”及“文化资产保存年鉴”,全书分十个单元,分别为大事纪、年度十大新闻、全新制作、年度政府机构重要计划、年度政府文化预算、教育研习、出版品、评论文章、索引,及由文化评论家南方朔写的年度回顾专文。

平珩表示,根据新出炉的九十三年年鉴所罗列的资讯,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例如全年的新制作,总计有二百一十八个,其中分别为戏剧类一百三十五个,音乐类四十二个,舞蹈类四十一个,显现出表演艺术领域的蓬勃活力及竞争日益激烈。

此外,在出版品种类及数量上,九十三年整体的表现虽然不是惊人的数量,但平珩认为,大致也可看到学术及市场领域目前分别关心的走向。

平珩表示,年鉴既然为工具书的导向,资料的翔实与周全将是重点,这本工具书不仅希望做学术用途,更希望应用于产业用途。两厅院做为台湾的表演艺术龙头,明年表演艺术年鉴计划将整合两厅院售票系统资讯,让年鉴新加入网路售票产业趋势报告单元,以俾利表演艺术产业界透过这些资料能掌握更清楚的趋势变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