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响应反地雷运动 NGO盼通过立法与国际接轨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李佳霏台北八日电)在反地雷运动已成为国际性爱好和平的人道运动,台外交部长陈唐山今天签署“反地雷声明书”;台外交部发言人吕庆龙认为,这具有国际宣示的意味,也为非政府组织长年的努力注入强心剂,民间都在看,政府下一步是否能通过“杀伤性地雷管制条例草案”立法,展现与国际接轨决心。

曾任台外交部非政府组织(NGO)委员会副主委的吕庆龙说,反对地雷及排雷条约的催生者,并非实力雄厚的各国政府,而是非政府组织辛勤多年获得的成果,透过国际反地雷组织(简称ICBL)号召,截至二○○四年七月为止,全球已有一百五十二国签署、批准或加入“国际反地雷公约”。

伊甸基金会表示,受限台湾非联合国会员国,无法签署国际反地雷公约,为不让台湾在相关活动缺席,伊甸基金会以NGO的方式成为ICBL在台代表,近年来除募集轮椅、扫雷车捐赠给地雷分布国以外,也积极推动禁雷法案在台湾立法。

依据联合国的统计,目前仍有将近一亿一千万个有效地雷,分布在全世界七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地面上,这些地雷平均每个月造成两千人的伤亡,且多数为无辜平民。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仍有许多国家和交战团体,大量使用地雷作为吓阻武器,比例上平均每拆除一个地雷的同时,又埋设二十个地雷。

拆除地雷不仅是高度危险的专业工作,更是缓慢且耗费不赀。一个地雷的造价大约在三块到三十块美元,但拆除却需耗费大约三百到一千美元,所以若要拆除现有的一亿一千万个地雷,约需三百三十亿美元,就算各国不再埋置地雷,也需一千一百年才能将现存地雷清除完毕。

依据联合国有关地雷的国家与地区资料,台湾在金门地区,一九五○年代也曾经使用许多地雷以为防卫,当时地雷部署地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军事基地附近。根据金门县残障福利协进会的调查,金门至少有三十人以上因误触地雷而伤残。根据军方内部非正式估算,金门各式地雷,至少还有一万颗以上分布在各岛,但位置在那里?却早已不可考。

镜头前因误触地雷而血肉模糊的画面,令人不忍卒睹,但如今这些悲惨情境却依然在不同地方轮番上演。去年九月,立法院举办“台湾立法禁雷-全球接轨”公听会,现场有一位来自金门、六十三岁的雷伤者陈张丽玉,向外界诉说四十六年前的恐怖记忆:“那时,我十七岁,容貌姣好,在海边采摘用来晒干当柴火用的待宵花时,却误触地雷,结果右腿截肢,再转赴台湾本岛装义肢,之后在父亲的逼迫下,下嫁视障的老公……”

吕庆龙说,如今台湾外交部长签署“反地雷声明书”,就是要用实质行动响应国际关注的人道关怀议题,并唤醒台湾民众的注意,也促使军方单位能配合增拨经费扫除金马地区民众的梦魇,更可与他国分享扫雷经验,提升台湾国际形象。

鉴于反地雷运动已成为国际性爱好和平的人道运动,伊甸基金会等非政府组织乐见政府迈出与国际接轨的一大步,但是,“杀伤性地雷管制条例草案”仍处于立法院一读的状态,民间人权组织期盼,政府应加紧脚步,为保障金马前线居民权益,尽速通过立法,彰显台湾对全球反地雷运动的具体回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