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金门炮弹钢刀 烽火礼物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2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曾慧雯/专题报导

讲到金门特产,除了贡糖、面线、牛肉干等美食外,最具有前线战地特色的产品莫过于“炮弹钢刀”了!每把炮弹钢刀都需要制刀师傅以手工锻造,并且经历材料切割、加热锻炼、钢刀打造以及研磨抛光等繁琐的制造过程。

金门著名的金合利制刀厂负责人吴增栋是家族打铁制刀的第3代传人,由于标榜使用炮弹打造的“金门菜刀”充斥市面,吴增栋首开先例,开放顾客参观制刀过程,并且可以在现场直接指定炮弹壳制刀,让顾客亲眼见识师傅的功力,这项作法推展以来一直深受好评。

也许有人会疑惑,金门的炮弹真的多到使用不尽吗?吴增栋说,在以往没有机器、纯手工制刀的年代,光是金门与厦门一天打的宣传弹数量,其钢铁量就足以制造半年份的菜刀,而且光是一发炮弹就能够制造60把菜刀。

日治时代,钢铁材料短缺,吴增栋的父亲便以战争中盟军轰炸后遗留下来的炮弹壳来制造刀具;民国47年823炮战之后,由于废炮弹壳数量遽增,吴增栋的父亲便以炮弹壳为锻材来研制菜刀;民国50年代,他更有计划地开始搜购全岛的废弹壳,并在52年成立金合利制刀厂。

吴增栋形容炮弹壳是“天上掉下来的礼物”,因为小小的金门,发射的炮弹居然是以百万发计!其中823炮战一役就发射了47万9554发炮弹,对制刀业者来讲,可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如果有机会来到金门,不妨到金合利制刀厂欣赏师傅吴增栋的制刀技艺,在购置刀具之余,还可以看看制刀厂中成堆的炮弹壳,遥想当年金门战地漫天烽火的过往。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