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学者重大发现 大地震前溪水氨浓度大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韦枢台北八日电)大自然的潺潺流水也会在大地震前发生剧烈动荡,台湾国立中兴大学森林系助理教授刘琼霦在921大地震前,发现南投关刀溪集水区内的阿摩尼亚 (氨)的浓度明显上升高达平日的20到50倍之多,至今仍未恢复监测前的当量浓度;同时期水中阳离子的钾和钙的当量浓度却明显降低。

这项非常奇特的发现,也让刘琼霦将这份监测资料撰写成报告,投书在“水、空气和土壤污染”的国际期刊,这篇报告已于去年九月获得接受,预计今年春季或夏季可望正式出版。

除了动物在大地震发生前会有异常行为外,其实静静的溪水也有剧烈动荡,而水中阿摩尼亚浓度的变化也是无意中发现的。

刘琼霦指出,从1994年在国科会长期试验研究计划经费补助下,在南投县的关刀溪试验集水区上游设置水样取样点,每个月2次,用瓢勺法汲取水样监测期间电导度、悬浮值、pH、钠、钾、钙、镁、铵态氮、氟、氯、硝酸根、磷酸根、硫酸根、碳酸氢根、溶解性无机碳、溶解性有机碳、总氮等17项主要溪流水水化学变化。

结果在921地震发生前,水中阿摩尼亚的当量浓度逐渐上升,从原本1998年8月起,到1999年921大地震前,阿摩尼亚当量浓度上升了20到40倍之多,而且震后直到目前仍未恢复到先前监测资料的当量浓度,仍在高档变化中。

另一方面,同样为水中阳离子的钾和钙的当量浓度在同时期内却降低。同样从1998年8月起钾的当量浓度下降3到5倍,镁的当量浓度下降10到15倍,至今仍未恢复原先的水准。刘琼霦在地震后遍寻国际期刊资料,均无法解释这些奇特现象,唯独“科学”杂志中刊载1995年1月日本神户大地震前5个月,地下水中发现氯和硫酸根浓度明显增加的报告。

刘琼霦解释,可能是大地震前土壤中的化学和微生物相已经产生变化,至今并不知道到底是因为哪种微生物死亡、存活而导致这种结果。但是这些在水化学浓度改变所显示的先兆,或许可反应出大地震将要发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