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湾农业生物科技前景佳 传统农业转型契机

人气: 4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6日报导】台湾经济利基系列报导之一(中央社记者管中维台北六日电)复制牛、生物农药、猪只疾病诊断基因晶片等,这些突破都是台湾农业生物科技研发成果。台湾农业技术发达、生物资源丰富,拥有发展农业生物科技的雄厚基础,政府已将农业生物科技列为重要政策,引领传统农业朝精致、高价值方向转型升级,未来前景可期,开创台湾农业新契机。

虽然政治纷扰,但今年以来侨外投资台湾金额不断创新高,渣打银行日前宣布将并购新竹商银,显示外资仍然看好台湾经济发展前景。

行政院昨天推出“喧嚣中进步的台湾”政绩说帖,共印制二十万本,给全台湾各县市政府,说帖中详细说明六年来执政政绩,其中,点出台湾农业生技发展潜力无穷,农业生技园区是政策发展重点之一。

比起美国等大农经济型态,台湾地狭人稠,农业经营属于小农经济规模,生产成本较高,在国际上难具竞争力,一直是台湾农业长久以来难以克服的挑战。尤其,台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后,市场开放,农业更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      

总统府 5月公布“2006年国家安全报告”指出,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是农业生存之道,台湾应藉知识经济辅导措施,实现农业研发应有的经济效益。政府体认台湾农业发展困境,积极寻找转型方向,经分析后,认为应运用生物科技提高农业附加价值。

生技产业是二十一世纪明星级产业之一,行政院“挑战2008国家发展重点计划”将生技产业列为“两兆双星”产业之一。生物科技应用范围广泛,除了应用于医药外,农业也是重要应用领域。

农委会科技处长黄子彬指出,台湾土地面积小,没有发展大农模式条件,必须以有限资源发展高价值农业,台湾农业技术精进、人力资源丰沛、资金充裕,适合朝精密技术集约方向发展,而且台湾地处亚热带,可种植热带、亚热带及温带作物,生物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农业生物科技产业雄厚基础。

农委会规划农业生物科技研发重点,包括植物基因转殖应用、植物组织培养、动物及鱼类基因转殖应用、生物性农药与生物性肥料等,具体成果包括选育抗病、特殊花色或延迟花瓣老化的基因转殖蝴蝶兰、研发复制猪羊牛、猪只疾病诊断基因晶片、利用基因工程研制家禽支气管炎病毒疫苗、建构花卉种苗组织培养优良种苗认证体系等,目前已有多项进展。  

为有效推动农业生物科技产业,农委会“新农业运动”将建设农业生物科技园区列为重要工作项目。

农委会目前在屏东县设立农业生物科技园区,另有地方主导的宜兰县海洋生物科技园区、彰化县国家花卉园区、嘉义县香草药草生物科技园区及台南县兰花生物科技园区,集中研发资源,透过产业群聚效应,整合园区成为农业高科技中心。

农委会规划,台湾农业生物科技发展策略短期目标应着重技术发展,让传统农业转型的脚步加快,并加速可应用的相关技术及知识累积,同时应建立健全研发机制,研发创新具市场导向的产品。

以往机械耕作模式对大农有利、不利小农,但时代变迁,生物科技发展后,农业趋向精致化、高价值,反而对小农有利,这正是台湾发展农业生物科技的新契机,也为台湾传统农业带来另一个春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