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药价黑洞/幕后透视:药品差价归公 此其时也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24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洪素卿/特稿

韩国早年推动医药分业时,曾引发医师集体罢诊,造成部分患者死亡,医师公会理事长甚至因此遭诉,当时力争调剂权的韩国医师坦言,“药品占利润三成”,不可能轻易释出。

台湾一年三百亿的药价差,对于净利不及六%的医院来说,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利润来源。因此,即使健保局多次药价调查,医院仍然利用与药商联合作帐方式,捍卫巨额药价差。

问题是,就如同检察官所提出的疑问,“医院与药商之间的折让,打开电脑就看得到!”这么多年来,难道健保局真的看不出来?

真相是,健保局早已认定禁止合法赚取药价差,并不等于可以买到更便宜的药;更何况法律明文规定健保局只要依据药价基准给付,无涉各院购药成本;因此早年财务无虞的年代,健保局抱持着与医院相安无事的心态,坐视药价差存在。

健保局如今若要一次砍足药价差,自然面对排山倒海而来的庞大外力“关注”;也因此,虽然健保局口口声声强调药品差价不能全数落入医院口袋,应该“部分归公”,但喊了两、三年,相关法案始终只闻楼梯响。

这多年沉痾,在检调强力冲撞制度下,终于有了转机。因为,与其让健保制度继续以扭曲不健全的方式存在,不如痛定思痛,重新审视支付标准,把应该给的医疗给付重新核定给医院,不应该给的巨额价差,一次收回。毕竟只有忍痛切掉腐肉,健保才有机会健全重生。

新闻辞典/折让

新药的研发中,最大的成本在于研发费,新药的定价高,但药材本身成本反而不高。

因此,各公立医院同意将新药列为用药,都会尽量要求药商给予折让,药商会考量市场大小处理,以免影响利润。

医院要药商给折让,在医界早为公开的事实,药商因为医院进药量大,为了留住客户,通常会给予较大的折让。

目前药商折让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多给药,一种是退钱,例如医院采购一百箱的某药品,药商送来一百四十箱,这是一种折让,也有采购一百箱后,药商只收六十箱的钱,这也是折让。(记者杨政郡 )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