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母染爱滋学童 遭家长黑函攻击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1日讯】〔自由时报记者周富美、林相美/台北报导〕一名因故被安置到关爱之家,并未感染爱滋的八岁小均(化名 )在社区附近国小上学,却遭家长在校内散发“爱滋病是世纪之毒,到目前为止还无药可治”传单,让学生带回家,提醒家长当心学生安全,一名家长对此行为表示反感与不满。

校方不准幼童上安亲班

关爱之家表示,小均的母亲是外籍配偶,被先生感染爱滋病后离家,所幸小均未被感染,辗转被安置到关爱之家。就读国小一年级后,校方获悉小均住在某社区,不准他上课后安亲班,现在甚至有家长发黑函攻击,无辜孩子有口难言。

这封黑函内容提到:“某社区关爱之家的爱滋宝宝,有人在╳╳国小念书,你知道吗?…最近学校又要举行体育发表会,各种比赛在练习时,要您的宝贝千万注意小心,不然传染上爱滋病就惨了。很担心宝宝健康的家长上。”

永续台湾文教基金会滋爱小组表示,家长发黑函之举,是复制爱滋污名与恐慌的最坏示范,也严重损及孩童的就学权与基本人权。

滋爱小组指出,关爱之家一审被法官判决搬离社区的错误判例引发民众恐慌,此案例凸显出台湾二十年来的爱滋防治教育彻底失败,发黑函举动对孩子的身心灵造成莫大伤害,教育局应及时介入,视情况辅导转学或维护人权。

学校澄清学生未染爱滋

该国小校长昨天澄清,该名学生家长是带原者,这名学生没有感染爱滋病,家长不必过度担忧。

台湾红丝带基金会强调,小均的处境只是冰山一角,教育局与政府相关部会,应尽速修订并建立正确、符合时宜的爱滋防治宣导教育规范。

生命角落 泣诉生活残酷磨难

〔记者郑学庸/台北报导〕缅甸华侨朱先生因为注射毒品,不幸感染爱滋病,曾是游击队中队长的他,无惧于烽火中的枪林弹雨,但却完全被人们对爱滋病的歧视、排拒、无知所击倒。

台北市爱慈教育基金会昨天发表由学者陈正勋执导的“生命角落”纪录片,片中两位感染者勇敢挺身而出、面对镜头诉说他们所需要的不只是生命,还有生活。

“我就在这个公园(二二八和平公园 )遇到他,然后带我去酒吧,把我灌醉、拖去宾馆…”,因为性爱关系而感染爱滋病的张先生,面对镜头谈及往事,情绪依然近乎崩溃。

因为社会对爱滋感染者的巨大歧视,许多爱滋感染者不敢就医、不敢到医院拿药、发病了也不敢请假住院,生命与生活都面临残酷磨难;纪录片“生命角落”昨天首映,引起热烈回响。

内政部长李逸洋表示,自从鸡尾酒疗法问世后,爱滋病已经被国际医学界认定是像糖尿病、高血压一般的慢性病,只要透过适度的药物控制,感染者仍然可以规划生涯,爱滋人权应该获得正视。

前几天才在台北街头顺利获得一百五十个路人热情拥抱的感染者张亚辉,昨天也应主办单位邀请来到现场,张亚辉感慨地说,台湾重病或发病的爱滋病患或许还有社福机构愿意照顾、关怀,反倒是为数更多的感染者缺乏支持,只能孤独前行。

毒瘾爱滋老大 行善传播爱

〔记者周富美/台北报导〕“老大只教我杀人、抢劫、开酒家,没有人教我如何爱与被爱”。祖传三代都是“七头郎”的阿庭从小混迹黑道、吸毒,他感染爱滋病后自杀获救,戒毒成为爱滋防治宣导志工,昨天十多个社福团体共同围成爱的手链、祝福拥抱。

台湾红丝带基金会、励馨基金会、关爱之家、同志咨询热线、永续台湾文教基金会等十多个民间社团,昨天首度结合,号召数十人头戴“台湾红”丝巾,在西门町红楼前广场排成红丝带并拥抱阿庭,共同“手护”爱滋感染者。

三十六岁的阿庭说,年轻时杀人、偷窃、吸毒样样通,坐牢“年资”长达二十年,在狱中甚至被封为“牢长”。两年前因案入狱被筛检感染爱滋,今年10月出狱,回家第一天就被亲友排斥,隔天他用延长线上吊自杀两次,却被拾荒老人发现送医。

“我不知道还能活多久,只想多行善,帮助更多人”,阿庭虽然国中换了三个学校都无法毕业,但他却努力戒毒并担任志工,怀抱瘫痪的爱滋患者就医,巡回各大学与监所演讲,与学生握手时,他首次感到关爱与被尊重的感觉,感动不已。

获悉阿庭的坎坷遭遇后,北医附设医院护理师吴家华特地上前深情拥抱,落泪如断线串珠。有“台湾阿甘”之称的视障马拉松选手张文彦,昨天在女友张绮芳陪同下前来拥抱阿庭,弱“视”鼓励弱势,令在场参与牵手拥抱活动者为之动容。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