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三市长候选人谈台北愿景 立足传统文化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1日讯】(大纪元王桦台北采访报导) 台湾12月9日的北、高市长选举备受瞩目,普遍被认为是2008总统大选重要的“桥头堡”,选举结果不仅关乎各政党政治版图的消长,更是两大直辖市未来市政发展、甚至国家发展之所系。

大纪元记者就“如何推动台北市的城市外交与突显台北特色,以提升台湾国际地位,增加国际能见度”分别采访了三位民调较高的台北市长选举候选人:国民党籍候选人郝龙斌、民进党籍候选人谢长廷和以无党籍身份参选的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他们似乎都不约而同的认为传统文化才是台北市立足国际的竞争优势。

郝:让台北成为具华文文化深度的国际城市

国民党后选人郝龙斌参选台北市长提出的愿景是“城市竞争、台北看郝”,他表示他的策略是先打造“台北品牌”,再“行销台北”以推动“城市外交”。

郝龙斌表示,在打造台北品牌方面,台北是华人城市中最民主、最自由、也是华文文化最有深度、中华餐饮最有特色的城市。台北有足够的优势,可以打造成一个具有华文特色的国际城市。他说,未来要强化这个特色,推广文化保存,发扬传统文化,鼓励传统艺术与庙会活动结合,进入社区、校园,并鼓励创新。

郝龙斌提出推动一系列“台北节庆嘉年华”,但不是跟过去一样西洋文化的耶诞节或新年晚会。他说:“我们会有华人世界独一无二的端午节、中秋节、台北灯节等节庆嘉年华。再现城市历史风华,行销台北文化。”

郝龙斌说要为台北市找回传统文化的卖点,并提出“台北古城”观念。他解释,台北的起源在万华,沿着淡水河岸有知名并有传统特色的茶行、布行、南北货,带动台北经济的繁荣。但近年来台北西区逐渐没落,繁华不再,相当可惜。于是提出活化淡水河。他的目标是在四年内,让市民喜欢亲近河流,能够在河面上划船、在河边垂钓,享受淡水河的美丽风情。同时藉由淡水河活化,回复台北古城往日的繁荣。

谢:2020台北奥运 让全世界看着地图找台湾

谢长廷提出“2020奥运在台北”,期望让奥运启动台北建设。

谢长廷认为,马市长政府虽然成功争取到“举办2009听障奥运”,但相关设施进度严重落后。谢长廷表示他在高雄市长时期,积极推动高雄市举办2009年世运,他认为2009年北高两市一起办好运动会,争取2020奥运就一定有希望,让台湾走出世界。

谢长廷说,台北市应该要保持自己的特色,要做“Only one”才是“ No. 1”,像是保留华夏文化,例如我们有故宫、也只有我们使用正体字,持续发展下去,全世界研究华夏文化的学者一定会重视台湾。

另一方面,谢长廷认为追求全球化的同时,也必须保存在地文化,才不会在全球化中迷失自己。他批评现任市府的政策,使台北社区的共同回忆逐渐流失,如圆环、如万华龙山寺。他提出保持台湾传统生活方式的必要性,他认为市府应该倾听在地人的意见,用感情尊重在地文化。

宋:发展新中华文化中心 台北潜力最大

宋楚瑜曾任新闻局长和省主席,他自认在城市外交和都市建设方面的经验丰富。对于建设台北市的愿景,他表示,台北市人文荟萃,依台北市的人口结构和素质,台北市是华人世界中发展新中华文化最具潜力的都市。

宋楚瑜分析说,台湾社会尊崇儒家,且对诸子百家研究风气自由开放,正统的中华文化传统融入民间社会,民风敦厚平和。另一方面台湾曾受过荷兰、西班牙、日本的统治,国民党迁台后又走亲美路线等特殊的历史际遇,使台湾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能力强,因此融合中西方是台湾独具的特点。

宋竞选总部发言人赖岳谦还提到相较于世界各地宗教冲突不断,台湾是少有包容各个宗教信仰的社会。

宋楚瑜认为,台北市缺乏可以吸引全世界的观光景点,他说如果当选台北市长,至少三到五年内要建十个以上观光景点,并鼓励以台北为背景拍的电影,创造属于“台北的神话”。

他提到当年在新闻局长任内就颁发实验电影奖给导演李安,在台北市方面应推动艺术节活动,只要任何人以台北市背景拍电影或演出,应给给奖励,让大家认识台北市。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