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吮指吐舌 孩童一口歪牙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14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洪素卿/台北报导〕艺人小S戴牙套成功变美,引发齿列矫正风潮;不少家长花大钱为子女整牙。不过,医师发现,其中有不少人是因为小时候吸手指等不良口腔习惯,导致牙齿不整齐,早期介入预防,可免日后大费周章。

习惯性吐舌头 咬合出问题

长庚医院先前接获一名九岁男童,上下排牙齿都向外暴出,无法咬合在一起,两排牙齿变成“开口笑”。医师经诊断,排除男童咬合问题为天生遗传因素所致,而是因为他习惯性吐舌头、以舌头将上下牙间推出。

装置舌头栏栅 可矫正齿列

长庚为他在牙齿后方装置舌头栏栅,“关住舌头”,让舌头不再往前推,短短五十天,男童上下排牙齿终于能够碰在一起,而且在移除舌头栏栅后二年仍维持疗效。

该院儿童牙科主治医师周明嫣解释,婴儿没有牙齿,吞咽时舌头相对伸得比较前面;一般人随着牙齿长出来、渐渐成熟,通常吞咽时舌头不再往前,而是贴在上排牙齿后方。

但部分孩子没有顺利变换吞咽方式,仍习惯将舌尖顶在上下牙间,久而久之,就可能变成像这名男童一样。

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副院长郑信忠表示,小朋友的头颅、口腔下上颚牙弓在发育过程中若持续受到外力,就可能影响其形状;除了吐舌头,包括咬手指、用嘴巴呼吸等不良口腔习惯,都可能影响孩童牙齿排列、导致咬合异常。

周明嫣提醒,成长阶段的孩子有时会故意伸脚绊倒同学恶作剧,或在体育运动中推挤同学,害人家跌跤,对于换牙阶段的儿童,这些动作连颚骨等发育都可能受影响,也会影响咬合以及牙齿空间分配等问题,呼吁家长与老师要严禁孩子做这类危险动作。

不良口腔习惯 留意孩子压力

〔记者洪素卿/台北报导〕要让孩子戒掉不良口腔习惯,医师呼吁家长应该同时留心孩子有无其他并存的心理或生理问题。

马偕医院儿童心理科主治医师臧汝芬指出,约有三分之一的儿童会出现玩手指、咬铅笔、咬手指、剥嘴唇皮、拔头发等习惯;在过去这些多半被认为是孩子焦虑的表现。不过,最近的研究则认为,这些举动恐怕也跟孩子读书、注意力无法集中相关。

臧汝芬认为,这些孩子除了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以这些小动作寻求刺激;部分则是因为脑部对于外界讯息无法吸收、送达,出现焦虑感,或以这些小动作转移功课带来的压力,或是对课业的排斥感。

要让孩子放弃这些小动作,首先要知道孩子有没有合并其他问题,有没有学习障碍(最明显的就是功课越写越久 ),在学校有没有人际问题。

此外,也有调查发现,咬手指的孩子父母婚姻协调不佳的比例相对较高。

找出焦虑的压力源外,臧汝芬建议家长制作时间表记录并观察哪些情境与孩子的小动作可能相关,设法转移情境、移除压力源,同时让孩子明白这些小动作对他可能的影响,鼓励他改掉,并且以纪录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改变。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