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沿长江搜寻 未见水中活化石

标签:

【大纪元12月3日讯】由30多名中外科学组成的“长江白暨豚科考调查小组”在历经26天后,12月1日抵达了此次考察的“终点站”上海。在沿长江1700公里行程中,科学家未发现一头白暨豚;更令人忧虑的是,连10年前在上海一带经常能见到的江豚,也只发现1头。

BBC消息,在1997年的一次大型科考行动中,科学家还在武汉一带的长江流域发现了13头白暨豚。这次一头都找不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王丁博士说,“我们现在还不能说白暨豚已经灭绝,但是它们的种群数量比10年前剧减。”

王丁指出,造成“水中活化石”白暨豚和江豚数量锐减的原因有四,水质污染、渔业过度发展、水上交通太过频繁加上水利工程越建越多,都使得这些古老的生物找不到一片安宁安全的栖息地和繁殖地。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翁立达教授近日表示,位于长江下游的上海市,符合饮用水水源国家标准的地表水只剩下1%,水质劣于五类的已占68.6%;无锡市区内已很难找到合格的地表水。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水不能吃的现象普遍存在。

中国一些地方还存在着错误的发展观,为了发展经济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据统计,长江流域生活污水处理率只有15%,低于全国平均水准。

据报导,中共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环境统计数据表明,长江污水排放量呈快速增长之势。1998年全流域废水排放量为113.9亿吨,2001年为138.3亿吨,2005年为184.2亿吨,短短7年的时间,废水排放量增加了70亿吨。

*白暨豚档案

白暨豚是一种类似海豚而生活于江湖中的淡水哺乳动物(别名白暨、白鳍豚,属于喙豚科,学名为 Lipotes vexillifer),身体呈纺锤形,全身皮肤裸露无毛,嘴长,眼小而退化;声纳系统灵敏,能在水中探测和识别物体。背鳍呈钝三角形,鳍肢与尾鳍均向水平方向平展。体背部青灰色,腹部白色,新生幼兽的体色比成体深。

白暨豚生活于长江中下游附近多沙洲、边滩并有大、小支流与干流相连的地段。喜欢群居,尤其在春天交配季节,集群行为就更明显。其活动范围广,但对水文条件要求较高,为特有的珍稀水生兽类,亟待加强保护。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大陆多地政府挪用学生营养餐补助还债 惹议
苏州女救日本母子身亡 家属婉拒捐款惹议
分析:台商撤离冲击中国经济 也令中共尴尬
【翻墙必看】羽毛球小将比赛中晕倒去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