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放宽中国投资限制 台朝野争议未休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8日讯】(大纪元综合报导)封测大厂日月光被并购,引发企业赴中国投资上限松绑的检讨效应。在本周朝野协商未获共识下,立法院排定选后再处理此争议性法案。然而,立委刘忆如于12月7日再度提出5项传统产业赴中投资面临上限问题,她担心这些企业会因40%无法松绑,仿效日月光模式下市,出走中国大陆。

刘忆如:5面临上限传产恐仿效日月光下市

此前,亲民党立委刘忆如于11月27日和民进党立委洪奇昌曾经提案,修正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将原本分级限制的企业投资大陆比例,修正为无论净值多寡,一律以40%为上限。

刘忆如于12月7日在金管会主任委员施俊吉赴立法院财政委员会进行“日月光被购并对两岸政策之影响”的专案报告时质询表示,日月光与40%解禁没有直接相关,但后续所产生的效应值得关注,她担心很多公司正寻求辅导下市。

刘忆如计算国内上市柜公司面临投资中国上限的类别,分别是玻璃、纸类、食品、橡胶、水泥。因此,她说,40%解禁不是为高资本、高科技解套,而是传产业可以得到松绑。

赖士葆提案放宽限制 改采报备制

国民党籍立委员赖士葆等38位国亲立委认为,政府积极管理、有效开放政策已违反市场法则、限缩企业投资布局,曾提案修正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第35条,使台湾企业赴中国大陆投资,可比照国外投资审议模式改采报备制,并放宽投资限额管制。

根据赖士葆的提案,凡目前由经济部投审会公告一般类的投资与合作案,执行前无须经审查检附申报文件即可,待半年后再向经济部备查;若资本额超过新台币8千万元、且净值逾100亿元的企业有意赴中国,投资额应从现行的净值40%放宽至净值50%。

民进党团反对放宽中国投资限制

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认为立委赖士葆提案,除了规定净值100亿以上的企业赴中国投资限制放宽为50%以外,其他全部开放,如此对台湾冲击太大,形同掏空台湾,党团发出甲级动员反对到底。

而且亲民党籍立委刘忆如也认为,赖士葆的提案重点是经济部核准企业赴中国投资的过程,对于企业赴中国投资限额的规定还需要更多配套措施,若照提案内容通过,台湾资金流出的幅度将过大。

赖士葆的提案,12月4日立法院委员会几经争执,因场面混乱、议事陷入停摆,立委蔡豪多次裁定休息协商,仍无法平息争议,最后决定择期再议。

李纪珠提案解禁制造业赴中投资

另一国民党籍立委李纪珠认为,现行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第35条将制造业、生技业等产业列为赴中国投资的禁止类产业,根本限制产业未来发展。她提案修改凡中国目前已具备的技术并量产,只要不违反国际公约的产品或经营项目,不得列为制造业的禁止类项目。

李纪珠提案修正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第35条中对禁止类项目限制,将与国民党籍立委赖士葆等案并案审查。

放宽中国投资限制?陆委会:应先凝聚共识

立法院审查有关能否放宽企业赴中国大陆投资限额管制的相关规范,朝野立委意见分歧,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于12月4日表示,由于放宽企业赴中国投资上限比例,属政策问题,在未凝聚国内共识前,以修法方式放宽中国投资上限规定,将严重冲击现行管理体系。

陆委会指出,近年来台商赴中资金额加速成长,截至今年11月底止,赴中投资累计金额达531亿美元,占台湾对外投资累计总金额的52.8%。另据非正式估计,中国投资累计金额高达1千亿至1千5百亿美元,对外投资过度集中中国已成需关注的问题。

陆委会表示,国内企业赴中国投资上限规定,是为确保企业根留台湾,且不要过度依赖中国市场。

金管会有意放宽上市柜公司筹资赴中投资限制

行政院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施俊吉12月4日首度公开表示, 40%限制应该考虑适度放宽。对于将放宽上市柜公司筹资并赴中国大陆投资限制,他坦承,“我们是有这个想法”。

施俊吉表示,日月光案件对台湾的确有非常大的启示,不管经济或资本市场上,有再多限制都有办法绕道而行(bypass),所以原来对中国大陆投资的限制,在资本自由化的国家,应思考那些限制是否继续有效?继续必须存在?

据悉,目前立法院程序委员会已将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直航条款修正草案列入下周2(12日)院会讨论事项。另据国党籍立委评估,乐观来说,2008总统选举前,民进党基于选票考量,应会突破40%上限;最悲观的情况,一年半后若国民党执政,应会全面解除上限。(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