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经院:台湾高科技业有六大危机与六大转机

人气: 4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唐佩君台北一日电)台湾高科技厂商在中国投资由劳力密集业,转变为资本与技术密集业,对台湾高科技国际竞争力消长变化如何?台湾经济研究院第二所副所长张建一认为,现况是有六大危机、却也有六大转机,政府应尽速提出对策。

张建一近期完成“台湾高科技产业危机与转机”研究。他表示,台商在中国投资带动产业链外移,是政府亟须正视问题,例如笔记型电脑1993年至2000年产值稳定快速成长,至2000年产值为新台币3795亿元,但2002年开放赴中国投资后产值大幅递减,2004年在台湾产值为1533亿元、2005年1至7月仅为447.6亿元。

此外,台湾制造业近年在国际主要市场占有率下降,尤其高科技业被东盟五国及中国替代比率有逐年提高趋势,显示台湾在产业外移时,关键技术也同时外流,政府必须谨慎面对如何“管理”问题。

张建一认为,高科技产业既然是台湾发展重点,必须检视目前到底问题何在以及是否有改善之道,经研究后,他提出现存六大危机、也有六大转机的看法。

在六大危机方面,首先是高科技产业过于集中电子业,景气波动程度大,使得台湾经济发展面临潜在风险;其次是电脑制造业产值大幅递减,整体高科技产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下降。

危机三是台湾高科技产业仍是以资本累积主导产出速度,附加价值虽然提升,但附加价值率并未成长,与先进国家内涵不同;第四是台湾半导体产业虽然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但上游机械与原料自制率偏低。

危机五是资讯电子产业外销接单海外生产比重不断提高,如笔记型电脑、主板、液晶显示器等主力产品持续外移中国生产,使得2004年中国上述产品产值成长率大幅提高,台湾资讯硬体产业被替代比率日渐增加,此外,欧美日大厂在下单同时,也持续压低代工价格,导致各代工厂商毛利率与获利不断下滑。

而高科技产业国际竞争力下滑,主因是提升技术速度不够快,这就是第六项危机;台湾几乎所有产业制造能力都大于技术能力,以致于替代先进国家速度下降,被其他国家替代比例增加。

张建一指出,虽然有上述危机,但他也观察到有六大转机。首先是高科技产值下滑主因在电脑相关设备产业,其他产业并无明显衰退。

第二项转机是高科技出口值对国家出口顺差贡献度仍很高;第三是台湾晶圆代工产值领先中国约有五倍,短期内还无须担忧会被中国赶上;第四是新技术应用在旧产品,例如液晶面板应用在电视机上,带动LCD-TV发展。

第五是高科技产业虽然生产线外移,但研发与行销中心仍留在台湾,沿着高速公路有许多高科技产品专区,产业群聚动能有助竞争力提升;第六是台湾高科技产业研发投入仍有成长空间,若要快速提升技术可直接向其他国家购买技术或寻找技术合作的可能性。

张建一认为,已经大幅外流的产业要回流至台湾生产,可能性极低,建议政策上应针对半导体及面板等具有竞争力及发展潜力产业,给予协助,至于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则应以优势产业为中心向外拓展至数位内容、医疗保健、生技制药、机器人、食品、材料、能源等产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