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毒品犯罪问题严重 当前矫治处遇政策应检讨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月13日报导】检讨社会治安问题专题系列之二(中央社记者孙承武台北十三日电)毒品与连带引起的暴力犯罪已然是当前治安一大隐忧,面对查缉毒品数量,以及毒品案件移送嫌犯中的累犯、再犯比例偏高情形,加上外在环境的变化,现今毒品“矫治处遇”政策,是否适合当前治安现况,不无检讨必要。

依台湾法务部统计,九十三年执行定罪的各项罪名中,违反毒品危害防制条例占所有罪名百分之十二点七,但九十四年却一举暴增近十个百分点,达百分之二十二点三八。再看警方统计,近年来查获毒品数量居高不下,包括九十三年警方查获的第一级毒品、第二级毒品的数量,都创下历年来新高纪录,情况的恶化直到去年政府全面查缉,才稍稍遏阻。

另项数据不难看出“毒品案嫌犯再犯”问题的严重性。依法务部统计,从九十年到去年为止,因毒品犯罪判决确定有罪人数中,平均有超过八成比例是累犯、再犯。特别是去年毒品案件中,包括检方移送的总人数两万两千五百四十人中,初犯三千四百三十八人、累犯再犯人数一万九千一百零二人,几项数据都是五年来的新高。

但是就毒品市场观察,毒品引发的其他犯罪,间接影响治安问题才更严重。刑事局高阶警官分析,“供给面”减少,相对“需求面”不足,导致毒品价格大幅上扬。在有暴利可图下,跨国毒枭愈趋铤而走险,且在冒着同样被查缉的风险下肯下重本,走私手段更为多样化,单次走私数量暴增;其次,毒品价格飙涨,使得下游的毒虫得花更多的钱买毒解瘾,连带引发的黑道、枪械、强盗、抢夺等暴力犯罪案件愈加恶化。因此说毒品问题是当前治安隐忧重点并不为过。

第一线执行肃毒的员警对此也颇感无奈。基层的刑警指出,就实务上经手侦办案件看,戒毒过程艰苦又漫长,不少经过勒戒的毒虫,固然短期生理上能解瘾,但是后续却除心理依赖,若不能配合一套完整的追踪辅导机制,往往最后下场仍沉溺毒海不能自拔。

对于毒品案件再犯率高的问题,警政署也了解问题严重性,不过自八十七年“毒品危害防制条例”取代“肃清烟毒条例”后,面对“治疗胜于预防”、“医疗胜于司法”、“除刑不除罪”的政策,使得吸毒者兼有“犯人”与“病人”双重身份,因此目前警方能做的部分,也只有从“断绝供给面”下功夫,包括从“洗钱”管道查起、加强两岸与跨国交换肃毒情资,最近一年来都收到不错效果。

只不过现今贩毒管道有电脑网路及时通、3G手机简讯等科技的便利性,加上各类新兴化学先驱毒品不时“推陈出新”,加深了执法者的挑战难度,自然就让投机者多一分侥幸之心,这些都是让毒虫面对外在环境累犯、再犯的诱因。因此在政府宣示向毒品宣战之际,现今毒品“矫治处遇”政策,是否适合当前治安现况,从“毒品案再犯率”数据偏高,不无检讨必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