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卿:中国的言论自由再受冲击

刘慧卿(前线立法会议员)

标签:

【大纪元2月16日讯】中国的言论自由再一次受到严峻考验。上月互联网搜寻器供应商Google放弃保护言论自由及维护资讯开放的原则,以换取庞大的中国互联网市场。Google一直为内地网民提供简体字版的搜寻器,但由于该搜寻器的服务器安放在美国,中国政府只能用防火城去过滤敏感资讯,这过程亦减慢该搜寻器的搜寻速度,影响Google的服务质素。为加强搜寻器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Google决定把服务器搬到中国,但代价是要移除部分敏感的资料,其用户再不能透过Google.cn搜查到有关民主改革、台独、藏独、法轮功及六四大屠杀的资讯。

国际社会不单对Google的行径感到震惊,其决定亦引起热烈讨论,有评论者指外国互联网企业如果想在拥有一亿一千万网民的中国市场上立足,便要在北京面前卑躬屈膝,放弃维护人权自由的立场。事件发生后Google 的座右铭“不作恶”(Don’t be Evil),被戏谑为“不应伪善”(Don’t be Hypocrites)。

一月二十六日伦敦金融时报的社评指Google与中国政府的交易牺牲了道德的理念:“随着庞大而具潜力的中国市场不断开放,揭露了西方政府及跨国企业的伪善。这些政府及企业不断批评细小国家如缅甸及津巴布韦的人权状况甚至对他们进行制裁,但对中共却少有类似的抨击。”

面对批评,Google发表的声明辩称:“移除搜寻结果是违背了Google的信念,但不提供资讯会更加违背了我们的信念。”

国际社会虽然抨击Google的做法,但不得不承认Google对比其它互联网服务竞争对手如微软及雅虎的做法已较开明。

微软去年开始禁止内地网民使用民主及自由的名字作为网路日志(blog)的名称。雅虎除严格控制搜寻内容外,更向中国政府提供内地记者师涛的电邮内容,导致他被重判十年徒刑。与其他对手有别,Google在搜寻器内会通知使用者,其网页是根据国内的政策及法律过滤部分搜寻结果。

自我审查的风气在香港日盛,Google事件令人感到痛心及失望,因为很多香港人希望看见一个开放、自由及民主的中国。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并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但中共政府动辄部署数以万计的网警防止人民浏览敏感的资讯,这缺乏信心的做法实在令人感叹。因为这不是一个国际大国应有的风范。言论自由是受到中国宪法所保护,但事实上中国人民只能享受当局准许的自由,这并不包括言论及出版的自由。

在封闭的政权下,国内仍有勇敢的新闻工作者不怕牺牲地捍卫新闻及发达自由。过去数月,国际及本地传媒披露有内地新闻机构及新闻工作者因揭露社会的不公及报导敏感议题而受到查封及拘捕。《中国青年报》的特刊《冰点》上月亦成为中宣部打击的对象。

Google、微软及雅虎的举动已经削弱国内言论自由的发展。但从正面来看,国家开放,人民外出旅游,增广见闻,会加强对自由、民主的认识,因此,北京对表达自由的箝制将注定是徒劳无功的。

2006年2月16日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美国互联网巨头面临国会调查
竞争加剧  Google股价有腰斩之虞
古狗国际和中国网站搜索结果不同
中国封锁资讯 Google成帮凶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