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苏揆指示:烟品健康捐 要追缴差价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18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郑琪芳、王贝林/台北报导〕政府调涨烟品健康捐,却有逾十亿元差价未缴国库,行政院长苏贞昌指示副院长蔡英文协调相关部会,查明向业者追缴,以符赋税公平原则,且公平会应了解有无人为因素介入市场价格。

苏贞昌昨天上午召集相关首长,高度关注本报独家报导烟品健康捐出现课征黑洞。新闻局长郑文灿转述会议结论表示,每包香烟的烟品健康捐16日起调高为十元,坊间烟品售价也立即调涨五元,但先前就已进口或出厂且至16日前尚未售出的香烟,实际只被征五元健康捐,这五元差额将由财政部依进口及出厂证明,查明销售状况后要求业者追缴。

郑文灿指出,若有业者因涨价预期心理而提前囤积或惜售,都可能造成国库的损失或消费者权益受损,所以昨日会中也要求公平会了解是否有人为因素介入市场价格,消保会也要深入了解消费者的权益是否因此受损。

蔡英文随后邀集卫生署、财政部、公平会及消保会研拟因应对策,据了解,由于财政部在报告中指出,烟品提前涨价是“自由市场必然现象”,并表示“追回五元健康捐不可行”。蔡英文对此表示不能接受,据官员形容,蔡英文动怒并少见地说了重话:“不要以为这是件小事,处理不好,会引起民怨。”

蔡英文后来又透过经建会主委胡胜正、副主委叶明峰等人,持续和财政部高层联系,要求财政部务必研议解决方案,以免引发民怨。 为此,财政部政务次长李瑞仓昨天傍晚再度紧急召集国库署长刘灯城、赋税署长林吉昌、关税总局长俞邵武、关政司长简良机及台湾烟酒公司董事长董瑞斌等人会商,今天还要再加班开会,希望找出行政院能够接受的解决方案,也免引发民怨。

财政部:拟比对存货追查补税

〔记者郑琪芳、杨雅民、廖千莹/台北报导〕行政院要求追回五元健康捐,财政部表示,零售商为数众多,稽征成本过高,查核也相当困难,但如果有开立发票技术上就可以查核;此外,也考虑以“比对存货”的方式,追查经销商是否囤积套利,再要求补税。

因为零售商为数众多,每一交易金额又低,查核相当困难。不过台湾国内最具规模的统一超商和全家便利超商表示,会进一步征询财政部如何改由其它方式缴回国库,全力配合。

拥有四千多家门市的统一超商表示,对于已调涨的五元健康捐,若财政部觉得不妥,该公司会进一步征询财政部如何改由其它方式缴回国库,不过目前门市卖的烟,时间点和收银系统很难切分2月16日以前或以后进货。

全家便利商店也说,16日前烟商为防止通路业者囤货套利,都没有足量供货,门市的烟要分辨是16日之前或之后进货,有点难。超商业者直言,财政部事前没有配套措施,事后要追缴,真的劳师动众、事倍功半。

赋税署强调,其实业者超收的烟品健康捐,最后有一部分会回到国库。

因为台湾烟酒公司市场占有率约四十%,国产烟是在出厂时报缴烟品健康捐,下游经销商所获取的烟品健康捐差额,最后还是会透过课税及盈余缴库的方式,解缴国库。

至于进口烟部分,赋税署则指出,经销商因烟品健康捐调涨,而超收的五元健康捐,属于经销商的获利,必须课征营利事业所得税,有部分会回到国库,但可能无法全数追缴。

消基会:烟商应还钱给消费者

〔记者洪素卿、田瑞华/台北报导〕行政院决定依法追缴烟商多收的健康捐,不过消基会表示,这笔账追讨不易,而且这笔价差是烟商从消费者手中“蒙”走的,建议要厂商将钱还给消费者,让消费者“凭发票退费”。消保会昨天则说,消费者明知道现在买烟会被多收五元仍去购买,即表示愿意多付这五元,但未来会注意是否有消费争议出现。

消基会董事长李凤翱指出,政府如果要依据发票来追讨厂商多收的五元健康捐,恐怕必须仰赖经销商的合作,如果经销商不配合,也没办法,届时可能只能查一些大型经销商或业者。

消基会赞同公平会积极调查,李凤翱说,其实地方政府只要结合地方消保官、建设局或是财政局等联合到各卖场调查,应该就可以获得可观资料,不应该放任烟商蒙骗消费者。

消保会督导组组长刘清芳指出,烟商涨价但少缴健康捐的部分,将由财政部研拟如何补救,而消费者权益部分,消保会昨天也请各县市消保单位注意是否有消费争议发生,积极处理。

反烟团体董氏基金会昨日肯定政府明快决策,也呼吁烟商将“不义之财”缴库,让民众多缴的钱可以真正用来防制烟害以及健全健保财源。

董氏基金会烟害防治组主任林清丽表示:“吸烟者应该趁此看清这些烟商是如何乘机占消费者便宜。”林清丽指出,由于囤积效应,近几个月瘾君子们在吸烟时,也应该特别留心烟品是否变质或过期等问题。如果能趁此一举戒烟自然是最好。

保障消费者权益 政府拿出魄力来

记者郑琪芳/特稿

烟商打着烟品健康捐调涨的名义大赚价差,估计将有十亿元健康捐流进业者口袋,虽然追缴差额有困难,但政府绝不该消极以对,不妨改采“杀鸡儆猴”的策略,选定部分零售通路实地查核,对其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开罚。

目前烟品健康捐是在烟品进口或出厂时征收,并非由零售商代征,财政部明知零售商目前贩售香烟可以多赚五元差额,但无法向零售商发单补征健康捐,况且有不少“柑仔店”、“槟榔摊”等,并未开立发票,要追缴健康捐难度不小。

尽管零售商太多,一一查核有困难,但政府可以透过查核、加贴健康捐完税标签等方式,抑制零售商提前涨价。

以加贴完税标签为例,政府可要求2月16日以后进口或出厂、加征十元健康捐的香烟,在未来一至二个月内,必须贴上完税标签,供消费者区别,未贴上标签的香烟,消费者可以拒绝多付五元的健康捐。

而烟商让民众误以为目前烟价调涨五元是缴给政府的健康捐,可能涉及广告不实,且烟商联合提前涨价,都可能违反公平交易法及消费者保护法,消保会和公平会也应该积极处理。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