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杜正胜希望本土教育能成为全民教育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翁翠萍、刘嘉韵台北一日电)多年来政府在学校推动本土教育,已显见成效,教育部长杜正胜希望本土教育能深耕、深入,扩及于成人,成为全民教育,为经济层面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文化泉源,创造更高价值。

杜正胜接受中央社专访指出,本土教育以往大家比较重视小孩子的部分,其实,大人也应补充学习,他认为国人对本土的认同,应该不限于狭隘的政治性议题,而是要从本土找到文化泉源,使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有更高度经济价值的创意产品,更能走出国际与别人竞争。

他举韩国为例说,韩国受中国文化影响很深,现在仍可从韩国二十世纪以前的绘画、书法等找到中国文化的内涵,但目前韩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在文化上走出自己的路,寻找到现代韩国的特色。

杜正胜表示,由这个观点来看,从本土教育更深入深耕、更深刻意涵,关系到产业经济的文化创意产业,可以找到外国无法取代的独一无二艺术产品,创造高经济价值,所以大人的本土思考更重要。

因此,杜正胜认为,未来社区大学应多注重本土文化如文学、历史、艺术的知识传递与观念建立,也可透过其他方式,把本土教育从学校教育扩大变成全民教育,不必随着社会上某些人的指挥棒起舞而将本土教育陷于狭隘的政治范围。

另外,杜正胜也指出,希望把国际化从高等教育扩及各层级教育以及社会,更注重新移民的母国文化。他说,即使计程车司机会讲英文,台湾各地都有英文环境,但台湾社会的国际化程度仍然还不高,大家还要学习以国际化观点来处理面临的社会问题。

杜正胜指出,台湾社会有很多来自东南亚的新移民,与台湾人结婚而成为台湾的一份子,他们要适应环境、适应台湾的语文、要融入社会,如果大家要以过去“同化”的观点,要新移民被同化,那就错了。

他说,新移民来台湾,使台湾的文化更多元、更丰富,这些种子不可抹煞,否则要讲社会的国际化很难。大家应该做的是去了解所谓外籍新娘或外劳等新移民的母国长远的历史文化成就,包括泰国、印尼、柬埔寨、越南等亚洲国家都要去了解,使这些成为台湾的一部分,台湾的国际化成分才会增高。

杜正胜认为台湾的教育也可为社会的国际化尽几分努力的力量,国教司已经在小学推动“国际日”,未来中学也要推动,由于很多学童学生的母亲来自不同的国家,因此,孩子也应学习泰国、印尼等国家的历史文化与艺术,学校国际日的推动就是要把所谓外籍新娘的母国文化纳入台湾大社会的母国文化,并在学校教育中展现。

由于国际化不限高教,各级学校都要有认识,因此,杜正胜说,教育部已经委托国立暨南国际大学编辑这方面的教材,提供大家学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