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东港再造红头船 安定火烧大王船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27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郭静慧/屏东报导〕“红头船”再度扬帆东港!

红头船是早年台湾河运使用的运输船,但随着内河港埠淤积及玻璃纤维技术兴起替代木造船身,红头船逐渐消失不见,东港镇社区艺术发展协会为保存造船文化和海洋文化资产,特地请造船匠师打造一艘红头船,昨天在后寮溪举行下水典礼,红头船重现让不少老人家很感动。

发起重造红头船的艺术协会理事长苏煌文,是东港镇海滨国小的训导主任,东港囝仔长大的他也没见过红头船,只能从一些老照片或书面资料去追忆,6、70年前东港后寮溪内还有红头船行驶,沿线有好几个码头,兴渔里埔仔尾就是其中之一。

内河运输 曾领风骚

苏煌文指出,过去台湾河运发达时,鹿港、东港、淡水等地都使用红头船运输货物往来渡船头与河港埠之间,船长约10公尺多、宽近3公尺、深1.5公尺左右,当时是台湾内河最大型的船只,由于船头大多漆成红色,因而得名。

93岁老师傅制作风帆

目前木造船最具代表性的只剩下东港王船,虽然三年一科迎王祭都会号召上百名造船匠师打造王船,但这些师傅平均年龄5、60岁,已经出现人才断层,如果再不及时保存,恐怕木造船的功夫日后真的会失传。

这艘红头船于去年11月1日开始动工,由造船匠师黄贵燧、蔡耀崑合力打造,并委托高龄93岁的王船风帆师傅蔡文取制作风帆,等于是传统匠师的心血结晶,并命名为“东港号”。

昨天上午东港号在慈峰宫庙埕前的后寮溪举行下水典礼,先由吊车载送风光游街,在大潭国小舞狮队锣鼓声中欢庆下水,吸引大批乡亲围观。

王船花费近300万元

〔记者王昱婷/南县报导〕安定真护宫三年一度烧王船祭典,昨天11点举行,在信徒及众多神轿围绕下,王船缓缓点燃,现场响起欢呼声,也为三年一次的王醮祈安大典画下圆满句点。

庙内建醮委员与信徒斥资150多万元建造的值科王船,以桃花心木搭建,长36台尺、宽10台尺、中桅高32台尺,船上有玉敕代天巡狩、管船大王以及360个军工执事水手等,个个维妙维肖,阵容庞大,加上添载物品共花费近300万元。

上万信徒争睹

三年一科的苏厝王醮,依记载应是自清朝柳营代天院的王醮祭典开始,放流的王船沿曾文溪顺流而下,由苏厝、林厝庄民拾获迎入村中奉祀,香火鼎盛。安定乡内有两间举办烧王船习俗的庙宇,真护宫是其中之一,昨天烧王船,请王上轿、拉船出水、送王船等活动,吸引上万名信徒前往参加。

真护宫的王醮祈安大典,今年首度南游至屏东东隆宫,台南县市的柳营代天院、台南大天后宫、土城鹿耳门妈祖等共襄盛举,百年来以王船祭典闻名的柳营代天院、苏厝第一代天府、东港东隆宫,首次共同携手举办规模盛大的会香绕境活动,上周就遵照古礼绕境出巡,前往拜访高雄、屏东、台南县市各庙宇,众多神轿与文武阵参与连续3天的游行。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