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两会的败笔

标签:

【大纪元3月8日讯】(亚洲时报记者潘小涛3月7日撰文)十届四次中国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议期已过了一半,可议之处甚多。今年的财政预算跟去年一样,不再由财政部长金人庆在全国人大全体会议上宣读,而是把报告文本直接交给代表审阅,然后在闭幕当天表决。表面上,这种做法无可厚非,可以简化会议,节省代表们的宝贵时间,但这个改革很可能成为今年两会的败笔,变相凸显了全国人大“橡皮图章”的形象。

过去,每年的全国人大会议都会由国务院总理、国发改委主任和财政部长,分别在大会上宣读“政府工作报告”、“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和“财政预算”。因此,财政部长在人大会议上,先向代表们报告上年预算的执行情况,接着宣读来年的财政预算案,然后让代表讨论几天,到了闭幕当天表决。

自从去年开始,中共当局为了体现“胡温新政”,带头在全国性的会议减掉那些不必要的繁文缛节,于是取消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宣读“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和“财政预算”这两个程序,仅把相关文件交给代表,好让他们有更多时间讨论议案。今年的两会继续沿用这个作法,仅得总理温家宝在台上宣读政府工作报告。

很可惜,“通往地狱之路多是由善意铺成的”。这项改革,特别是取消财政部长宣读财政预算的安排,虽然简化了会议程序、节省了资源,却也让外界以为中共完全不尊重全国人大。按照中国的宪政,全国人大是最高的立法机构,也是最高权力机构,肩负起监督政府的任务。除了立法、修宪、选举和任命国家领导人,最能体现人大职权的,就是对政府开支的审批权。

正正因为立法机构拥有审批财政预算这把“尚方宝剑”,行政机构才会乖乖的接受立法机构的监督。香港或其他西方国家,多由行政首长或财政部长,到国会或立法机关宣读来年的财政预算。

但是,根据过去的人大会议经验,不要说否决财长的预算报告,即使是投反对或弃权票的比例,也少之又少(通常少于一成)。因此,财长在人大会议上宣读报告,无疑已成了例行公事,宣读与否也无关宏旨,最后肯定会以绝大多数比例通过。

虽然财长在人大会议上宣读财政预算,已变味成为走过场的形式,却多少体现了行政机关向全国人大负责的态度,凸显全国人大是制度上的最高权力机构。现在中共当局把这个程序裁掉,虽然在客观效果上没有分别,财政预算照样会获得通过,但很容易让人以为:行政机构漠视全国人大的法定地位,不尊重人大的审批权力,因而连形式也免了。

当然,保留原来宣读财政报告的程序,并不表示行政当局就真的尊重人大,更不表示人大真的能够行使监督权,而是否宣读财政预算,也不能真正体现全国人大的宪政地位。但是,连形式也不屑做,客观的效果就一定是矮化了全国人大!(上)(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两会”前二度被抓 维权者悲叹出路
香港支联会在两会期间发起全球同步绝食行动
中国自由民主党提案废“一党专制”的声明
访民发出致人大政协建议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