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消基会:再生盐流向应列管 避免混充食用盐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4月1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汪淑芬台北11日电)食用盐是日常生活必需品之一,因曾传言有工业再生盐,被不肖业者利用混装的手法流入市面贩售,其中可能含有重金属或其他可能致癌的毒化物,消费者文教基金会抽验市面的包装食盐,虽未发现重金属超量,仍建议政府应加强列管再生盐,避免遭混充食用盐,为消费者健康把关。

消基会在去年11月至12月间,在大台北地区的量贩店、超级市场、百货公司与福利中心等;采样包括精盐、低钠盐、海盐、岩盐、竹盐、湖盐、有机盐等20件各式市售包装食用盐商品,今天上午公布调查测试结果。在重金属检测部分,20件样品的铅、铜、镉含量都低于卫生署公布的“食盐卫生标准”。

不过,消基会仍建议政府应加强列管再生盐,因为再生盐是化工原料制程中,酸与碱交互作用所形成广义的盐类副产品,这些化合物原应以废弃物处理掉,但不少工业副产品盐的外观很难与食用盐区隔,加上口味上没有太大差异,避免不肖业者将再生盐混充食用盐,低价卖给食品加工业者,流向有必要管理,为消费者健康把关。

消基会也建议盐品应标示警语,因世界卫生组织对成人的建议纳摄取量为每日不超过2千4百毫克(约6公克食盐)为原则,最多不超过3千毫克(约7.5公克食盐),但据台盐总厂统计,台湾平均每人每天的盐摄取量已接近10公克,若摄取过高的钠会造成水肿甚至引发高血压等症状,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对高血压控制及心血管疾病有不利影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