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福卫三号 成功升空 台迈向全球气象中心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16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许敏溶/综合报导〕福卫三号昨天顺利升空,国科会副主任委员谢清志指出,福卫一号主要是从事科学用途,福卫二号则是肩负高解析遥测任务,而顺利升空的福卫三号,将使台湾成为全球的气象资讯中心。

福卫三号 执行大气资源共享

谢清志说,福卫三号负有“全球大气资源共享计划”的任务,台湾将经由“福卫三号”所搜集到的资讯,提供其他国家的气象单位运用,借此促进国际合作,提升台湾国际形象。

谢清志强调,福卫三号的另一项重大成就是鼓励国内厂商对太空工业的参与,落实台湾太空产业的发展。他说,这项计划至少开发了五家厂商,生产十大项国产元件,顺利开拓太空科技仪器零件发展空间。

国家太空中心首席科学家陈秋荣则认为,福卫三号是世界第一个能同步观测全球气象资料的卫星,除了提高气象预报准确度,还可进行电离层动态监控及地球重力场研究。

对于未来台湾人造卫星发展,太空中心主任吴作乐指出,这牵涉到卫星制造、卫星操控、卫星发射等三方面技术,台湾已拥有六到七成的卫星制造能力,卫星操控则学到七到八成能力,但卫星发射牵涉庞大费用,不是台湾能负担的。

卫星操控 台湾发展潜力十足

吴作乐说,台湾最有机会的是卫星操控,像是宏碁的微卫星软体,由于未来微卫星比例将大幅增加,若能掌握微卫星软体,发展潜力十足。

气象预报更准? 学者看法保留

〔记者许敏溶/台北报导〕福卫三号顺利升空,六颗微卫星将提供全球两千五百点大气层资料,可让各国气象预报更准确,但是学者指出,根据部分个案研究资料显示,虽然利用新资料后可提升十%到二十%准确度,但并非每一个案都有此水准,如何应用新资料后提升气象预报准确率,将是最大的挑战。

提升准确率 还需其他资料

中央气象局气象预报中心主任吴德荣指出,六颗微卫星虽然补足气象局最缺乏的海洋大气资料,但对于台风路径等天气预报,短期内无法达到立竿见影效果,必须再三验证与校对,才能提升天气预报的准确度。

透过福卫三号六颗微卫星上面搭载的气象观测仪器,地面接收站可得到大气层温度、压力、水汽等资料,目前德国也有一颗相同功能的卫星,但是福卫三号是全球第一个气象卫星星系。

中央大学大气物理所教授黄清勇表示,福卫三号只提供转换后的大气层温度、压力、水汽等资料,缺乏风场资料,还要搭配其他资料才能进行天气预报,虽然部分个案预报准确率的确提升十%到二十%,但并非每个个案都可达到此水准。

目前天气预报的两个瓶颈,包括海上资料不足,以及学理上的电脑模式与实际天气状况仍有落差,吴德荣指出,未来六颗微卫星取得的资料还要经过转换与验证,电脑模拟模式无法百分百模拟实际天气状况,都成为天气预报上的变数。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